前几天,看了《卖米》一文,不是主流媒体文的写法,却在许多公众号发表,开始还觉得有些奇怪,直到了解到它的作者。
《卖米》一文创作于15 年前,语言朴实感人,充满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辛酸,文章内容是寒门学子、北大才女张培祥的真实经历,这个生于1979的女孩已于2003年因患白血病逝去,时年仅24岁。
这个女孩天资聪颖,学习刻苦。贫苦的家境,却让她几次差点辍学。中学时,每年寒暑假,她都借高年级同学的课本自学新课程,即使因为家庭原因外出打工几个月,回来考试依然能考年级第一。
这个女孩酷爱读书,成绩优异,她想初中毕业考入中专早点毕业挣钱养家,被爱惜人才的中学校长从中专考场带到高中考场,三年后考入北大。
这个女孩带着亲朋凑的一千元钱来到北京,从此再也没有给家里要过一分钱。她一面打工,一面读书,还写书,翻译外文作品。她承担自己的生活费、母亲的药费和家庭的开支,一家人的生活因她的勤奋付出开始得到改善。
这个女孩在北大读书时,带自己的父母游历了北京城,带自己高考失利的弟弟游览了北大校园,激励他再次高考,改写他的人生。
可惜,天妒英才,这个笔名飞花的女孩还没有等到苦尽甘来,生命之花就已凋零。
这个女孩短暂而绚烂的一生究竟经历了多少辛酸?如果不是生活如此劳累,是不是她不会得这样的重病?
从乡村到城市,道路有多远?如果生存都成问题,谁又顾得上看不见的前程?茫然四顾,黑暗里有一丝光明,值不值得奋力求索?
如果不是依靠读书改变命运,那么张培祥十有八九会埋没在乡间,她的天资和勤奋无人知晓,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被感动、被激励。飞花虽散,余香犹在。
我自幼成长于乡下,又当过十几年乡村教师,见过许多成绩不错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学业。农村家长很少有培养孩子成才的观念。农村孩子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学习好的话,家长就让多读几年,学习不好就去种地、打工、做点小生意。老乡们不会像城市孩子父母那样费劲心思去提高孩子的成绩,日常的监督管理都做不到,更别提找名师指导或参加各种培训了。
在乡村,那些学习好的孩子真是靠天赋和自觉来完成学业的。即使是那么聪明又自律的孩子,在遇到家中发生变故时,面对家长一句“供不起了”,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辍学,服从命运的安排。
我的家乡是一个工业小镇,生产和中央空调相关的各种产品,男孩子即使不怎么读书,掌握一项技术也有不错的收入。而女孩子不读书,只能重复上一辈的生活:种地、打工、带孩子。考出去的女孩子,生活状况明显优于在乡村生活的同龄人。
现在,农村经济状况有了很大转变,但思想观念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子,但对读书是否有用,还是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买车买房的钱就不是靠读书靠学历换来的。
身边倒是有不少和张培祥的经历相反的例子,这些孩子家境很好,父母期望子女学有所成,但孩子十分厌倦,成绩每况愈下,父母恨铁不成钢,又不愿放任自流,想方设法帮孩子提高成绩。有个孩子上课睡大觉,晚上看电子书到凌晨一两点,周末请老师一对一补习,跌跌撞撞进了高中,后来又上了某大学的中外合办分校。父母那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个本科文凭就好安排工作。
有人在想方设法改变命运,有人在随波逐流中认命,有人在锦衣玉食中不思进取。
逆境是磨练,意味着更多的付出;顺境是天赐机缘,更应该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