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红楼梦,心里是有些嫌黛玉的,太多眼泪,猜疑,言语尖刻。 宝钗多好,那么圆满、体贴,总有那么多正确的道理,处处显的周全且玲珑。早先时候,我一心想做那样的人,好像完美到被所有人称赞。
人生走到半途,从前那别扭的林妹妹,竟像一面被拭去了水汽的镜子,我从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生命里那些无法与人言说的风雨,那些拼尽力气也到不了的怅惘,那份久久无法安放的孤独。她是过于清醒的灵魂,唯一的宣泄便是眼泪。她葬花,看见的生命无可奈何的凋零,为一切美好却易逝的事物举行哀悼。她骨子里敏感、慈悲,所以痛苦、深刻。
黛玉其实一无所有,她用全部的锋利去试探、去守护那份真、那颗心。那些刻薄的话底下涌着的,是滚烫的炽热、是怕失去的恐惧,是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尘。人人都讲世故人情的世界里,她以她的孤高傲世对抗这“规矩”。她失败了,却比许多人的“成功”更撼动人心。
宝钗的从容大度倒是带着些体面与计算,完美里哪还有真实?克制得了喜怒,却少了生命应有的热度与淋漓,如今再看这是多么的可惜。
生命真正自由的呼吸,或许不在圆满里,而在破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