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剩女成了一个特殊名词,代表一个广大的单身女青年群体,按照现在的男女比例,其实应该是女性在婚恋场上更有话语权才是,可是,我们基本听不到“剩男”这样的称呼,而女生一过二十五而未嫁就自己给自己贴上了“剩女”的标签,家里人都跟着着急起来,更何况,现在三十五未嫁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其实,从来都不觉得大龄单身女青年有什么不好。
尤其现在看来,很多所谓的剩女在现代人眼中来看还都是优质女,她们无论从职业、还是收入、亦或者是相貌上来看,都不是应该被剩下的那群人。
最重要的是,经过跟他们的接触来看,她们基本上都有着正常的家庭观念,而且也愿意主动去寻找一个可以携手到老的人来共度一生。那么这样的人为何在正常的适婚年龄却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呢?
2
和X熟络起来,是因为一次坐车恰好让我们坐在了一起,听她讲工作上的一些事,刚讲两句我就知道,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人。所以越来越投缘,真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可能这就是惺惺相惜,对跟自己是一类人的人,我们会格外的宽容和亲切。
就这样,一路上就从工作侃到了感情。你懂得,凡是在我们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光是周围的人的操心都让你感觉挺无奈的。
我也知道了个大概,刚开始忙工作所以没有觉得感情有多重要,一心想等着事业发展得再好点再谈感情,一晃十来年过去了,事业上是小有成绩,收入不菲,开始想着回归家庭生活,希望能过相夫教子的平凡日子,可是转过头来看,却发现,自己看得上的都已经名草有主,追自己的人自己也看不上。家里一直在催促带个对象回家,可是,哪有那么容易?
初听她的故事,真的感觉跟电影里的桥段一样,但是仔细想来,这一定是一个奋斗中的孩子的缩影,因为只有事业才能给她想要的安全感。一旦这个条件达成了,那么才有 精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实现。
她一直都在说自己对另一半没有要求,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我调侃帮她介绍了几个,她都说哪哪不合适,所以,没说出来的要求才是最重要的,虽然不明确,但是一定不少。
恐怕这才是症结所在。经过了社会磨练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建起了无数的标准,一言不合就做减法,pass了一个又一个,总觉得配不上自己,抱着宁缺毋滥的心,一颗不包容对方的心,即使是出现了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也会找到对方一些缺点,待价而沽的心态,不肯去迈出一步,总希望别人走进自己,对自己呵护备至。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当让对方走100步的时候,自己也要转过身走出那一步。
要知道自己也并不完美,按照自己既定的条条框框去选择,遇到所谓的合适的人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有人会跟我说,我这么多年单身已经习惯一个人了,如果找不到自己真正合适的,那我为什么要将就呢?
如果,你认为对自己感觉还不错的人主动示意或者是回应就是失了身份掉了价?只有找到完全符合“对眼”标准的人才不将就?那么,我认为你在这过程中可能会错过真正适合你的人。
3
"我的要求真的不高“
反正我经常听到很多未婚女生说这句话。
事实呢?
要求真的不高吗?
未必。
我记得管理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听到一个人说他找对象没什么标准,有感觉就行,那么可以判定他未来两年内找不到合适的,而一旦能够列出条条框框的,才有短时间结婚的可能。
没有要求,只是没有明确的要求,而实际上要求不仅多,而是还在不断增加。因为在她心中,条件总是在变化,所以才认为自己没要求。
就比如X吧,她在跟一个男士一起吃了个早餐之后,又发现了男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就把它列到自己的标准里。
所以说,但凡是号称自己没要求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就真的没有要求。
4
每一个剩下的优质女内心都有一颗高傲的灵魂。
先别着急反驳。
其实这世上并不缺乏心高气傲的人,尤其是还有一些过人之处的。
但是拿着这样的标准去找另一半就会有些问题。凡是秉承这样的想法的,说明在婚恋观上还不够成熟。
你已经也经常听过,很多人形容婚姻是"一地鸡毛“,是的,即使有完美的恋爱,但是完美的婚姻却很难。但是恋爱不是就是为了找到可以一起走入婚姻的人吗?
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到婚姻的实质,可能就可以放弃完美主义,集中精力找适合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味高冷,让别人敬而远之。
所以,收起自己的心高气傲,放弃去完美的幻想,也不要活在电视剧里,仔细想想自己对另一半的切实而明确的要求,我想这是你们走向婚姻成功的第一步,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