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有人讨厌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针过日子的标记。”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段描述:
“难道我们为了别人的认同,就必须在坡道上不断翻滚吗?要像滚动的石头一样耗损自我,直到失去原来的形状,变得圆滑为止吗?”
“观念”非常重要,需要培养自己的正知正见,让它们来“服务”我,而不是“宰制”我。
比如有一种观念——培养一种勇气——被人讨厌的勇气,那先了解“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
通常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他展现出来的某些行为或特质是我们自己的阴影——也就是说,自己也有、但却很不喜欢的部分,平常是被隐藏起来的那部分/或者妳受过这种阴影的伤。
比如:睁眼说瞎话,双重标准,眼里没有人只有钱,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有一点不对的地方,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反正我看到的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一些。
再比如:有的男人喜欢个性爽朗、直接、甚至有点豪迈的女人,因为他们自己可能是扭扭捏捏、举棋不定、思前顾后、模糊含蓄的人;也有人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因为觉得这样的女人让他们有“威胁感”,感觉驾驭不住;也有些男人就是喜欢含蓄、矜持的内敛女子,感觉像一本深邃的书,永远无法一目了然的快速读完。
所以,对方不喜欢我们,是我们的错吗?当然不是。就是口味不对,妳不是“他的菜”。
一种米养百种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投射的阴影也自然不一样。
当然,之所以会讨厌一个人,还有可能是:感知到受到了“侵犯”。这个“侵犯”,极有可能是利益上的,或是观念、立场的冲突,或是仅仅因为他人的行为造成的一些不适的情绪,或是心理能量的冲撞,或是有一种利益冲突细微而抽象,那就是,对方让妳的自我感觉不良好。比方说,当我主张某种观念,而对方在微信群里居然公开唱反调,那肯定是会讨厌的。
理解了为什么会讨厌人或者被人讨厌之后就刻意培养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很多时候,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立场不一样,就会对同一个议题有极为不同的看法。
先学会能够去观察自己的本领。要能够观察到,自己在看别人,或在意别人评价时,身体上的那种难受的感觉。感知不适,理解不适,拥抱自己,并告诉自己:妳的价值是为妳喜欢,或喜欢妳的人和事所体现的,不必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取悦无善意的人事上。
因为总有一些人,他/她只为妳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