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年底,国家政策提出研学之后,我一直在研学这条路上,这几年虽然做的一般,自己对研学的理解也是一年比一年深刻,以后我会经常把我的感受分享下,一开始我以为的研学就是户外的形式的课堂,带着小朋友出去夏令营,并没有感受到夏令营对孩子有什么帮助,也有好多家长在问参加夏令营有啥好处,我们家孩子暑假也在参加夏令营,军事的,娱乐的还可以上本地电视台的小小主持人,,等等,没啥变化,由于这几年市场上都是形式的,所以大家都是随波逐流,别人家孩子学什么,自己家孩子也不能落下,有什么学什么,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还有父母问孩子意见,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我想说的是研学是教育,教育的三个目标的知识 技能 素养,学校的老师教的知识是课本上的,培训班琴棋书画舞蹈是培养孩子素养,气质,当然不是绝对,又有孩子特别喜欢,长大了当一名书画老师舞蹈老师,研学培养的是孩子的技能,技能包括的就多了,简单来说每一个成功人士经常说的就是,我书多的不多,但是我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了工作中,用对了我变成老板了,能做到学以致用的人寥寥无几。
再回顾中国的近几十年,中国能在短短几十年弯道超车离不开国家领导人的政策,每一步都走的堪称完美,一个朋友说政策里面有黄金,今年我是深有体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去,下次有我机会讲中国政策,今天继续讲教育,0几年城市需要发展,国家需要80后做工人,所以技术学校每个城市都有,80后上技术学校的多,出来一般跑业务,或者进厂打工,90后是专业是硬件方面的,比如IT行业,95后是软件行业专业,00后的专业,就多了,大家可以查去,一个国家发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会跟着国家政策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所以家长们可以想一下,未来国家需要什么样人才,不是影视明星了,而是科技人才,这就是二十大提出的科教兴国,相应的专业未来几年会出现,以后我也会针对专业专门讲一下未来专业方向。
现在在回到教育,一代比一代强,00后琴棋书画,艺术类都学了个遍,10后的孩子们,如果还是艺术类,那就不是一代比一代强了,那就是社会停滞了,只有跟着国家政策让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才是我们研学的意义,我有时候在想即便10后的孩子在强,都未必能达到宋朝的巅峰时期,所以我最近一直在考虑我们的研学能为未来的孩子学到什么,知道今天,我们小朋友跟着我们课堂1年半了,出口成章,口吐芬芳,我才恍然大悟,80后老师,90后个性,95后理性,00后想着躺平,是把这个社会看透了,看明白了,没有远远没有,10后的小朋友不会像80后,90后,95后那样让商家收智商税了,不会像当年随便一个张悟本,出一本书,吃素菜就可以强身健体之类的专家就可以割老板姓韭菜了,10后的孩子们肚子里知识储备量惊人,可是没有成体系,说话东一下,西一下,研学–—历史类的研学才能打造孩子的思维体系,他们已经有了辩证的思维,一个问题会反复的考虑,一个二年级小朋友听完我们王老师讲,一战,二战,药品价格比黄金价格还贵,他们会问:为什么黄金保值,我们会耐心的给孩子们讲黄金为什么保值,孩子们迷上历史,习惯从历史中找答案,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历史中都有答案,有的小朋友会即兴做诗,让我很惊讶,其中一句“一身书香气,何须外在衣”10后的孩子们比抖音上的段子手,更有文采,当年非诚勿扰马诺一句“宁愿宝马车上笑,也不自行车上哭”想像就这还能出名,想想80后,我爸是谁谁谁,坑爹,想想啃老,这些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无知,只有10后我们课堂上的小朋友,他们才能让我不段的憧憬宋朝。
村里的小朋友,看着抖音,说点搞笑的话语出惊人,城里的小朋友知识量惊人,一会汽车牌子,一会周易八卦,一会吃的,一会娱乐,只有让孩子们的思维成体系才是我们要做的,最后我想说,未来是家长能看到未来,和孩子讨论未来,让孩子选择未来,当然,未来孩子做什么,每个家庭不一样,规划不一样,就像一个国家也是,每个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本国政策,一个家庭也是根据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来规划孩子未来,80后,90后,95后,每个孩子都会多多少少怨自己的父母,有的男孩子当了公务员,工资少养不了家,辞职的,殊不知你的家庭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人脉,教育这个话题,如果家庭规划好,孩子可以很快的适应这个社会,家庭美满幸福。欢迎大家评论,我也会针对大家的评论一下给大家分享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