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约了一位母亲,一起带孩子去泳池玩水。
但是,她坚决不下水,却给孩子报了游泳班,还是一对一的。费用贵不说,一期培训下来,孩子反而每次都不愿去泳池。
而教练,在跟孩子说明动作要领后,是要求孩子下水反复练习的。
甚至教练喊着数字,要孩子完成标准动作。
孩子当时练习游泳时,是在高于孩子身高的水里。
虽然带着手臂浮袖,但是孩子做完动作,习惯性是要站立的,而水位高于孩子的身高,浮力大,一扑腾,很容易喝到水,几次呛水后就对水产生恐惧。
这时爸爸或妈妈,先陪他玩水、不怕水,再请教练,孩子就会学的很快,有自信、也有安全感。
但是他妈妈坚决不下水,没有一起玩水的乐趣,孩子对游泳就失去了兴趣。
最近他的培训班结束了,和我们孩子一起在水里玩过几次,因为没有强制他的,又喜欢去泳池玩了。
有次她的孩子对我说:“我不喜欢,水到我耳朵里的感觉。”
这其实是对强制下水的恐惧。
我知道初学游泳的困难。所以我特别理解孩子。
如果不是当了妈,我想我不会这么坚强。我刚下水时,特别是水到下巴这个地方,喉咙就有一种压迫感,水的浮力很大,脚上像无根,随时会栽倒在水里,求生的本能,让我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教练一直在我身边,我才稍稍有点安全感。
慢慢的我是从憋气开始练习,先懂得怎样在水里安全的站立起来,才敢一次一次的练习。
大人感觉尚且如此,孩子刚入水的恐惧会更明显。
什么是同理心?只有你做过那件事情,并知道它的难处,当别人也做这件事情时,你能理解其中的难点,才是同理心。孩子喜欢水的方式,就是玩的开心!
如果几个孩子一起在水里,他们会玩各种花样,有次几个大孩子把矿泉水瓶装满水,仍水底去捡,这就是孩子对水产生好感、不惧怕的好办法。
父母的任务就是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如果没有小伙伴们,父母就要上场了,这样玩,还会怕孩子不喜欢水?
最可怜的是,父母把孩子交给老师、教练,自己不会还不学,还指挥孩子怎么做。
你说,孩子从心底里服你吗?不服你会听进你的话去吗?
有的家长说:“我不说他。我就是光鼓励他。”
但是你那表情,或者那一声叹息,或者不经意对别的孩子的表扬。
都能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失望。
我的朋友简,在孩子小时,一直陪孩子去学游泳。
孩子蛙泳、蝶泳、自由泳都学会了,学了好几年。
她只是负责接送,不会游泳。
孩子从小就把游泳当做一项任务去学。
学会了,就算完成任务了。
有次我们一起去海边玩,看到人们走到海边,就兴奋的跳进水里去游。
她的孩子对水一点也没兴趣,就在沙滩玩玩走走,拍个照片。
整个在海边住了5天,也没去海水里玩会。
我和孩子看到酒店的泳池,很兴奋的下水去玩。
他妈妈说:“你怎么不去游泳?你去游泳吧。”
然后,妈妈坐泳池边玩手机,孩子下去游了一小会儿,就上来不游了。
游泳是一项技能吗?
肯定不算。
因为你让孩子学游泳时,不会让孩子去当游泳教练。
游泳是陪伴我们快乐生活的一种方式!
让孩子学游泳,从快乐玩水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