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设计方法论提高篇2.0(更新中)

内容源于设计提高课程,个人笔记为主

方法论:产品前期,通过视觉表现帮助业务正确决策

1.了解业务背景:明确业务组成的目的

业务组成:判别需求是否为主线

需求目的:想要解决什么

服务对象:典型用户分类

(倾听产品侧,加工设计侧)

分析用户需求:需求分析,转化设计决策

设计支撑:理论设计基础

MVP建设性demo:提出解决方案

(熟练转化能力,视觉核心价值)

高质量输出且懂得验证:建立设计权威及可量化

视觉表现层:骨骼排版匹配产品

用户操作层:可用性强,低门槛


方法论:5WH需求挖掘

what(产品背景)

1.要做什么(产品性质)

2.竞品状况(竞品针对此需求,做了什么)

3.行业资料(同一产品,行业平均值和峰值)

4.市场趋势(行情,需求or伪需求)

who(目标人群)

1.人群年龄(区间定位)

2.性别分布(男女比例)

3.行为偏好(消费行为、性格特征)

4.兴趣特征(业余爱好等)

why(预期目标)

1.想要解决什么(复现分析)

2.替代方案(行业中的成熟解决方案)

3.竞品优化(差异化)

where(使用场景)

1.交互路程图(在当前需求背景下,用户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2.场景特征(有无干扰)

3.用户心理(心理状态是随意的or目的性)

when(需求节点)

1.节点原因

2.优先级

how(如何使用)

1.解决情况

2.需求验证


方法论:用户画像指导视觉输出

消费行为特征(购买行为特性)

经济价值:频次,消费金额

购买行为:消费品类广度,消费品类偏好,消费看重因素,享受优惠情况,购买时间偏好,支付方式偏好,竞品使用偏好等

平台行为:UGC行为,注册时间,登录频率,停留时间,频道关联等


方法论:设计走查

设计前:

业务目标:目标用户、用户痛点、产品目标(达到什么指标,UV、PV、流失率、转化率、满意度),解决方式

交互逻辑:理解页面中文语义和控件功能,理解任务流(入口、出口)

分析:竞品框架、功能特点、优缺点,数据情况

改版项目:流行趋势、公司品牌风格、用户群体定位

迭代项目:设计规范、规范文档位置和维护人

设计中:

信息层级:字号大小是否表达优先级,元素间距符合各层级的对比关系

信息表意:无多余的干扰元素,图形文字表达符合大众认知、有无误导和歧义

文字:符合规范大小、字体,颜色符合规范灰度值

图标:通用icon复用通用素材,新icon符合规范风格,新icon考虑拓展性

图片:使用现有比例和尺寸,图片各种状态符合规范

其他:间距、控件符合规范,切片命名,新样式考虑拓展性

设计稿:文字、图片不涉及版权问题

实现:技术可行性


方法论:数据驱动设计

几个常用场景:

1.首页:页面浏览深度,流量分发,关键运营板块的点击数

2.卡片流:咨询情况

3.图片流/Feed流:滚屏率,产品整体留存率

4.详情页:浏览深度,跳出率,转化率

GSM数据驱动设计:

Goal:设计目标,Signal:现象信号,Metric:衡量指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