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
王阳明早期曾以静坐教人收敛心神,但静坐久了,有的学子会流入谈玄说虚的神秘经验中,因此阳明中年后对静坐活动不再那么重视,而是直接强调致良知的心理修养功夫。
14.内外两忘
在王阳明看来,只有通过致良知的功夫,才能逐渐达到内外两忘的境界,从而达到我与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15.道即是教
只要人能在闲居独处时努力追求至善,就能“致良知”,使人保持良知本题不受私欲诱惑而昏蔽。
16.人心与天地一体
王阳明认为,人心与天地一体,良知与天地交融无碍。作为政治社会里的存在者,他怀着“万物一体”的秩序理想,从而将“仁心”发挥到社会生活层面,进而实现人、我、物的无间无分,这也是阳明对达成人类良善生活的希望。
17.顺其良知之发用
王阳明援引了儒释道的本体论思辨,把主要是以封建义理为核心的良知上升到本体的高度。他宣称良知与万物一体,万物也都在良知之内。心与良知、天理都是相通的。
18.养心不离事物
在王阳明看来,儒释两家都旨在存养心性本体,但功夫有所不同:儒家养心不离事物,佛教则以事物为虚幻,一概置之不理,从而堕入虚寂。阳明先生认为,如果将一般的百姓排斥在外,就是异端。
19.告子病源
王阳明讲到了孟子和告子的不动心的细微差别,并谈及“性无善无不善”。他认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观点本身并无大错,只是告子执定这一点,把善恶看成只是由外物引起的,便有了片面性。
20.同此一气
在论述良知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时,良知被王阳明赋予了普遍存在的意义。强调人类与宇宙万物皆归本于良知,统一于良知。这里虽然讲人与万物有一气相通之处,但总的来说还是强调“灵明”即“良知”是万物的主宰存在的依据。
21.心与物同体
王阳明认为,心与物同体,心不能离开物存在。然而人与物的价值却有高下之别。“物”作为“心”的认识对象而存在,是因为“人心与物同体”,“心”与“物”有某种互相感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