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懂农村,才能读懂中国

为什么中国人死后要叶落归根?

为什么总说中国是人情社会?

为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私德观念根深蒂固?

这些问题或许会从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得到解疑释惑。

《乡土中国》,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宏观角度,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经典著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愿《乡土中国》给予我们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01 时 代 背 景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农村广袤的乡土家园,百废待兴。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们饱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纷纷投入到关系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时代洪流之中。

当年的费孝通,一名年轻有为、学贯中西的西南联大教授,通过实地调查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论著,作为给学生们系统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材料,其中的14篇总结出版为《乡土中国》

费老把中国广袤的农村社会称为乡土中国或乡土社会,但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体系的总结与凝练。

《乡土中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时代命题。

02 乡 土 社 会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生活隔离、往来疏少。

传统乡土社会是具有地方局限性的,过去大部分中国人的常态就是终老故土

就像以前农村很多文盲,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识字不方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生老病死都在村寨的人来说,“识字”对于他们都社交、劳作、生活、娱乐并没有太大帮助。

不像城市里,如果不识字,可能连吃饭、买药的店铺都找不到。


在乡土社会里,法律是没有存在意义的。

因为,这里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人们从熟悉中得到信任,得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现代,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里,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已经难以约束彼此。

就像在农村,家里有人敲门,你问:“谁呀”?

门外十有八九会大声回答一个字:“我!”

这是因为熟人社会的听音辨人

如果在城市,你这样回答,基本上不会有人开门。

于是,在现代社会学概念里,我们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尽管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礼俗社会和现代法理社会之间的碰撞,仍然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持续纠结于“找熟人”还是“找法官”。

03 差 序 格 局

俗话说:“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

这句话,用来形容表亲、堂亲这些亲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大。

就像《红楼梦》里贾府的大观园,可以住着贾宝玉的堂兄贾琏、堂嫂王熙凤,也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

说明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个极富伸缩性的网络。

所以,费老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中国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网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划分出远近亲疏有差异顺序的人际关系格局。

就像把石头投入水中,产生的水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自内而外的亲疏远近,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

这个富于伸缩人际圈的大小,会因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变化。

而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像农村捆柴一样,每个人就像一根柴,一定是属于某一捆,也就是属于某个团体,也就是“团体格局”

比如“家人”,在西方社会里,没有特别强调的话就是指“妻子和孩子”;

在中国社会里,这一概念就变得伸缩自如,叔伯姑舅姨侄外甥,都称得上或称不上家人。

我们明白了乡土社会中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差序格局,也就明白了社会中“私”的问题,因为这是依靠一根根私人关系搭建而成的社会关系网。

在这种以己外推的人际网中,“忠、孝、悌、信”等维系这种私人关系的道德因素就格外重要。

在长期劣币逐良币效应下,公德心逐渐被自私心驱走。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了流传千年的道德习惯。

不过,数千年以来,封建统治阶级推崇的孔孟的“仁爱忠孝”、佛教的“向善舍己”等道德观念,有效补充了“团体道德”的缺乏。

今天,我们要重振文明乡风,如何利用村规民约、志愿服务等现代理念实现克“私德”而扬“公德”的目的,也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

04 礼 治 秩 序

相较于现代的“法治”社会,很多人说过去农村是“人治”社会,这是不准确的。

法治,是“人依法而治”。

法律,需要人去执行。

所以,费老说,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礼和法的区别,在于维持这种规范的力量。

法,依靠国家强制力执行;礼,依靠乡土社会传统执行。

礼,并不是只是文质彬彬的“礼仪”,礼也可以杀人,也可以“野蛮”。

封建帝王死后,一些妃子、宫女要陪葬,这是“礼”;

古代女子和丈夫以外的人发生关系,被浸猪笼,也是“礼”……

礼,大多时候并不是靠外在的强制力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感,使人铭记在心。

礼治是传统,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是在长期时代变迁中逐渐形成的,是这个社会历史维持的秩序。

中国长期处于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原有的封建礼治还长期根深蒂固于广大民间。

如果不从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上进行变革,一味地推行法律和法庭下乡,结果是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先发生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尽管《乡土中国》是一部70多多年前的“老书”,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有些略显老态。

但是,常学常新、常悟常新,费孝通先生对乡土社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将为我们理解中国农村、推进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智慧源泉。

这或许就是《乡土中国》的时代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重读此书的理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