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王翦都是秦朝的名将。但两个人的结局,却有很大的不同。两个人都是军功赫赫,为秦朝打下了无数的江山。都是勇武的大将军,同样,背后也有小人的谗言,有一个意见不坚定而且多疑的皇帝。被别人陷害,被皇帝赐死,或者是明哲保身逃过一劫,这也许就意味着大将的命运。
先说白起,秦昭王时期的名将。这时候六国还没有统一,秦国还得辛苦的跟他们打仗。白起一举攻下了魏国,又包围了韩国,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的联系。又因为上党郡的关系攻击了赵国,到了九月,赵军断粮已四十六天。赵军也没能冲杀出去,只好战败投降。白起觉得赵军十分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肯定会留下后患。于是采用欺骗的做法,把赵国的降兵全坑杀了,这场战役,死了的赵兵多达四十五万人。
这个消息,让赵国上下十分震惊。同时这也是白起在赵国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也是白起人生中的一个污点。韩国和赵国害怕白起再次大屠杀,就派苏代带着厚礼游说秦国的宰相应候,说白起的不是,不让秦国再给白起分功的机会。应候答应了。白起知道之后,十分不高兴,从此与应侯不和。
这时候白起就和朝庭有些不和,再加上进攻赵国的首都邯郸的时候,王陵战败,于是秦昭王想让白起代替他打赵国,但是白起称病不前,秦昭王只好亲自下命令,没想到白起还是不去,他只好换了另一个人。但是依然战败,白起就扬言说:“秦王不听我的话,现在怎么样?”秦王十分生气,命令他任职,但白起就是不去。昭王生气了,就流放了白起,在路上赐了白起的死。
白起死前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过了一会儿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于是一代名将白起就这么死了。百姓们念他死的冤枉,还为他设祭。
如果白起懂得一些明哲保身的道理,在长平之战没有杀那么多人,或许他就不会这么惨死了。将军的势力一旦变大,皇帝总要起疑心,何况昭王杀白起是因为他不听皇帝的命令。 古来名将,不明哲保身者,苍天饶过谁。
再来说王翦,他是一个明哲保身做得很彻底的人。他也是为秦国打下了很多的天下,平定了魏国,打下了赵国,被封为大将军。但终也是渐渐年老了。
在攻打楚国的时候,秦王比较看重李信,他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回答:“不过用二十万人。”再问王翦,回答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就觉得王将军老了,就让李信出兵。
但是这仗打输了,秦王十分无奈,只好找到王翦,向他道歉,让他带兵去攻打楚国。王翦知道现在自己的势力很大,秦始皇很可能会产生怀疑。于是他只好这么对始皇说:“为大王将,有功不得封候,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秦始皇听了之后大笑,就让王翦赶紧去打仗。王翦在边关的时候,就连续五次让人向秦始皇请求丰田。别人看不惯他的行为,觉得他有些过分。王翦说:“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别人只好点头称是。
最后,王翦打败了楚国,秦始皇知道他的确是个大将军,就给了他想要的丰田以及封地。王氏的家族在秦朝十分的有钱,有权,家族三代也都是名将。
王翦取得了秦始皇的信任,但他也仅仅满足在这一点上。没有用仁义道德来辅佐秦王,他也只是投机苟且,迎合求安。虽然削平六国,身为名将,终也只能是一位将领罢了。
其实秦王应该也能看出来,王翦是在索求封地,以打消自己的疑虑。并不是真的是贪财之徒,是装出来的而已。但是能做到这个份上的,肯定是没有造反的心理的人。所以秦始皇心里肯定会这么想:“既然不会想着造反,那就让他装去吧,反正没有什么危害。”
这么看来,能做到明哲保身的人还真是不多,甚至感觉很多人其实可以比这些人做的更好,更可以在朝廷上生活下去。
但是这两人都被称为名将。肯定与别人有一番不同的地方。先不说他们了不起的军功,攻下的地池。而且手握重权,手下有几十万的兵力。如果不求封地,不讨好皇帝,自己就会被皇帝赐死,或者被贬官,流放,下果很惨。如果光顾着要好处,要钱财,反而会被别的人看不起,或者会被小人拿住把柄,反将一军。在朝廷上左右权衡,真的很难。所谓名将,真的不容易。
太史公说他们: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确如此。这两个人就是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缺点。但我更想说的是,他们的确是一代名将。
了不起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