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仅与音乐有关,实际上本文适用于整个知乎出现的任何「滥用匿名身分构陷、诽谤、侮辱、挑衅他人」和「利用知乎管理员是非、逻辑不分的特性,使用逻辑智商破产的思路攻击其他会员」的情形。
最近几周下来的经历,促使我总结出知乎官方对「滥用匿名身份行人身攻击之便」和「藉由逻辑智商破产的思路来诋毁其它站友」这类行为所可能持有的态度:
- 知乎坚决保护试图对滥用匿名身份行人身攻击之便的人士的权益。
- 知乎坚决不允许站友撰文声讨「滥用匿名身份行人身攻击之便」的行为、及实施这种行为的人士。
- 知乎坚决不允许站友撰文声讨「藉由逻辑智商破产的思路来诋毁其它站友」的行为、及实施这种行为的人士。
如果没有这三点态度的话,如下几件事情不会发生:
诸如「如何评价千古留名的音乐? - 留学」这种极易引发「主动要找当事人麻烦」的人士(甚至是匿名身分滥用者)找当事人麻烦的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被删除。同样,针对李如春的对「作品评价」和「对人评价」的相关问题亦始终没有被删除:「如何评价李如春及其作品? - 流行音乐」「如何评价李如春的《东河东》? - 音乐」「如何评价李如春?从作曲水平以及演唱水平方面? - 音乐」「如何评价李如春老师的作品《偶然》? - 音乐」「为什么很多人对李如春博士评价不高? - 心理」「作为非专业人士,如何参与对李如春博士的评价?不想自学20年,急,在线等。? - 音乐」「李如春是谁?有什么事迹吗?为何大家都在「夸奖」他? - 音乐」
我之前检举过的另一个匿名造谣的答案「如何评价千古留名的音乐? - 匿名用户的回答」在丝毫没有修改对我造谣的内容的前提下、直接递交了修改,却通过审核了。他说我「自称主要是研究音乐理论的,然而连基本的换气都不会标记」,关键是这两者并无因果关系(换气是配器法的范畴)。且,论及正确的换气法,在该匿名答案的评论串当中已经被圭多达莱佐所提及。
基於如上事实,不匿名的站友在遇到上述麻烦的时候,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害,要么就是在反击的时候因为上面三条准则而被站方拉偏架。
谨以此文正式呼籲知乎官方:
- 针对滥用匿名身分构陷、诽谤、侮辱、挑衅他人的人士(尤其是基于非逻辑的嘲讽优先、嘲讽至上者)给以诸如强制解除匿名等处理方式、或至少以其它的方式使他们对站友构成的潜在持久伤害最小化。
- 希望知乎所有参与友善度审核的管理员都熟练背诵「【科普工具文】请对照这二十四条逻辑谬误自行打脸 - 谢熊猫出没注意 - 知乎专栏」一文、以提高对始发的不友善内容的辨识度。须知造谣是更严重的不友善行为、且不合逻辑。
- 禁止站内会员提出「如何评价其它会员的文艺作品水平」等容易上身到对人评价的问题,相关问题一律删除、且视提问内容「是否刻意利用逻辑漏洞、诱导大家针对当事人进行对人评价」来惩处提问人。
如果这三条做不到的话,相信知乎应该不会再有任何理由留住想真正从事音乐讨论的人了。
$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