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我开始实习的时候,学校还没放假,还可以住人。我每天七点半起床,还能在学校食堂吃个早餐。学校真的很便宜,三四块钱就能吃一个很丰盛的早餐了。之后就搭一个校车到校门口,再搭地铁去上班。
很幸运的是,学校门口就有地铁,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喜欢地铁,因为能很快速的让我到达我想要去到的地方。
但同时我又很讨厌地铁,因为地铁里的空气是死的。
或者说其实我讨厌一切交通工具,公交车,汽车甚至高铁。我常常在地铁里感到无形的气压,那种感觉几乎要窒息,完全丧失任何思考的能力。
如果有朋友同行要与我谈话,我会回答说:“我脑子里的“泡泡”要破完了,我没有精力跟你说,我们下去再谈论这个话题,好吗?”
所以每当我看见那些在地铁里工作的人,常常感到十分钦佩。所幸的是经过了天天做地铁的实习期,这个问题多少得到了一些改善。
早高峰和晚高峰的时段,地铁通常非常拥挤,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很小,但是大家之间都有一种奇怪的默契,即使是挤在一起,一平方米的范围内可能同时站立着六个人,大家彼此之间,仍旧毫无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或许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但是几乎没有人会礼貌而抱歉的点头示意。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的维持着一种高傲的假象。
总有人在敛紧自己的衣襟,捂紧自己的包包,但是她们并不是怕自己干扰到别人,而是别人干扰到自己。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坐地铁的人都不屑与坐地铁的人为伍似的。
七月份,学校放暑假,不让住人了。我只能搬出去,花了很长的时间找租的房子,因为想找离地铁口近点的,并且又比较便宜的。但是我没有时间去看房子,最后临近要搬出去的时间节点了,租到一个,稍贵,但是整体还算满意吧,小区环境和安全保障看起来还是可以。
那个时候,住的比学校稍微近点,我七点四十起床,有时候也七点五十。
每天出门要先骑个自行车,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然后才能搭到地铁。
地铁上没有漫无目的人,这是我所观察到的。
大家都行色匆匆,一心赶路,忙着去自己要去的地方。我猜想,这个时候,大家心中可能只记得一个终点站的名字,其他什么也都不记得了吧。
地铁口离公司很近。地铁口一出来就是卖早点的铺子,很多在那栋大楼里上班的人,都在这里买早餐。我也是,我常常在下地铁之后,抓紧在那里买个早餐,然后拎着去公司。
有时候来不及了,就往前走点,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面包。
因为上班是定位打卡,早点铺不再打卡范围之内但是便利店在。
我每天就是这样,踩着时间点前进。
每天的下班之前,我总是会拿着一个小本本的去询问我的上司,明天的工作安排。通常情况来说,我永远都不用担心没有事情可做,每天都排得满满的。
就这样,周而复始,日复一日。
有次我姐从雅安来成都找到。按理来说,我应该去车站接她的,再一起吃一个晚饭,聊聊彼此近况什么的。我认为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接待礼仪。但是那天我在加班,我姐后来自己吃了找地方吃了一碗面。然后来公司等我,一起回家。
我姐在她们县城里做教育机构的辅导老师,她说课程是自己安排的,还比较轻松。
当她看到我上班的地方的时候,表示非常诧异。
她说:“我在这样的地方,是绝对待不下去的。”
我突然顿住了,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办公室的楼层很矮,我们这几个部门是打通的,中间没有墙隔开,只有每一个工位之间是有挡板隔开的,站起来俯视的时候,就感觉像一个蜂巢,一群人,密密麻麻。
工位也不算大,空间足够伸展开你的四肢。
中间零星的摆放着几株绿植,我旁边就有一株,我常常去抠它的叶子,所以有几片叶子,一直是烂翻翻的。
而我每天早上,都是靠着这株绿植,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因为每个工位都长一样,你很难发现自己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
我脑子里默认了就应该是这样。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在一个框架里,要跳脱出来,不然你以为生活的全部就是眼前的模样。事实证明,有时候,这需要借助外力来实现。自己一个人,很难将自己抽离出来。
我相信在这样闭塞的环境里呆久了,心胸会变得狭隘。
就像我相信就像那些见惯了辽阔草原的人,会比高楼大厦里面的人,拥有更为豁达的心境。
我想,这就是城市里面的人,之所以向往草原和大海的原因吧。
我和我姐到家之后,大概是九点多十点的样子。我姐说下午饿了,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吃了一碗面。于是叫我煮点东西自己吃就行了。
毫无意外,我给自己煮了泡面。我家里有很多拌饭酱,为确保我在做菜失败的时候,还能吃上饭。但实际上,我也并没有什么时间做饭。
晚上11点的时候,我姐的睡觉闹钟已经响了。她现在是个十分注重养生的人。而这个时候,我才收拾完,去洗澡。一个人,慢吞吞搞完,我姐已经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我姐就走了,原本就是途经中转来我这里的。
我送完她,自己又回来眯了会儿。出门上班了。
一如既往的,在地铁里,整个人几乎是麻木的,自动屏蔽外界信息。像大多人一样,掏出手机打发时间,但是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那些信息根本不过我的脑子,只是眼前滑过而已。哪怕是很有意思的笑话,也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意外的是,在出站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了。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歌曲,但是里面融合了一点京剧的腔调,听起来十分有韵味。经不住又跟着哼哼,手指也是小幅度的挥舞起来。脑子里突然浮现那些京剧的场面,突然觉得十分欣喜。
于是马上跟友R说:“我突然好想去学京剧啊!”
R笑:“怎么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我答道,感觉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却又浑浑噩噩。
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呀,生命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打磨之下,失去了依托点。
感觉随便来点风一吹,就能将我撕得粉碎。
R说,她很理解。于是有了那句我多次多提到,记忆深刻的那句话
“感觉生命轻飘飘的,需要找点东西填住。”
我说,好喜欢京剧里面的唱腔和身段,演员们在念唱词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太投入,恍惚间真的忘记自己本来是谁了吧。有段时间听梅葆玖老先生的《梨花颂》,即便是单单是唱词就让人难以忘怀了。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
门外汉不懂得赏析,就是觉得听着很舒服。
R总是能理性的将我拉回到现实里。
她说,京剧很难的,你看到的唱词和身段,都是别人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功夫浇灌出来的。可不是心绪来潮就能学得了的哦。况且,你要是真的很想学,京剧报班,应该很贵的吧。
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日常幻想,我想去学一门乐器,古筝或者古琴之类的,但是之前跟着社团学笛子,什么都没学会。我喜欢那种婉转一些的声音。R想学二胡,也是连尤克里里都没有学会。或许我们都是没有音乐天赋的人。
不管怎么样,所有想法无疾而终的致命原因,就是没钱。
没钱报班,自学难度系数太大,而且也没钱买设备。
但是我们都一致认为,有一个兴趣爱好,并且发展为特长,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在你往后漫长的人生里,它将永远属于你自己。
尤其当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尽人意的时候,这个爱好或者特长,能给到你的慰藉,比任何人的任何言语,都来得踏实。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说,如果有条件的,一定要去学习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可能这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名利上的东西,但是它带给你生命的厚度,是无法替代的。
我们的一众幻想都被现实打趴下的时候,R说,既然目前什么也做不了,那就看书吧。
至少可以让内心丰盈起来。多少能抵消一些现实的无力感。
后面的事情,总会有的。
作者:方藏。首发于公众号《看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