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讲述爱琴文化和希腊古典艺术
三、罗马夕照
19世纪的画家们到意大利喜欢画“罗马夕照”的风景。残败的古迹笼罩在苍茫的黄昏中,有一种朦胧之美,但其中往往也寄托另外一种情思。罗马虽有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霸业,并且保存发展了古典文化,但与希腊灿烂的艺术相比,它毕竟会使人有“夕阳无限好”的惆怅。
在雕塑上,罗马有为领导人在公共场地建立纪念像的传统。留下来的著名的雕像是罗马第一个正式皇帝奥古斯都(渥大维)的全身纪念像(见下图)。大帝左手抱权杖,右手举起,有如指挥着雄壮的罗马大军。铠甲上雕饰的花纹,象征罗马对世界的统治;而右足下的小爱神又说明这位举世无敌的统帅同时是仁爱之君。这种把君主塑造为半神半人的形象,一直传到罗马帝国的后期。
人物个性刻画的具体,是罗马雕像很突出的特点。奥古斯都像虽经“神话”,可是人物面貌是具体的,符合“脸型黑瘦”的那个年轻君主的特征。三世纪的《卡拉卡拉大帝》的胸像(见下图),对人物个性刻画得尤为鲜明。卡拉卡拉以残暴著名,为了挽回已趋颓败的奴隶帝国,他收买军人,穷兵黩武,无情地屠杀异己,终于在战途中遭部下暗杀。胸像表现他突然左转回视,似乎有所警觉,而目光含怒,确有逼人的力量。
公元79年8月末,维苏维火山突然猛烈爆发,把罗马附近的整个庞贝城埋在溶岩之下,过了1700年才又被发掘出来,这个“死了的城市”就比较完整的保存到今天,使人们得知当年罗马人的住宅和浴室中,既有“自来水”又有“暖气设备”,并且连洗手池、放衣服的橱架,都是满饰雕像的大理石艺术品,并且到处都有色彩明艳的壁画。
五世化之后,欧洲进入另一个时期,基督教的文化和艺术取得了统治的地位。
(资料来自《西方美术史话》第三章:永久的魅力——“爱琴文化和希腊古典艺术”之三“罗马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