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的困境

最近在读《贫穷的本质》,书中描绘了很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例如:宁可攒几个月钱买下一部仅供娱乐的电视机,也不仔细思考如何才能获得更多营养充足的食物;宁可花大价钱做一些毫无必要的手术或吃大量长期来说没有益处的抗生素,也不愿意做一些简单廉价的预防措施,例如使用蚊帐和打疫苗…最吊诡的是,免费送给他们用,免费打疫苗,医生告诉他们抗生素的真相,他们觉得别人说的不对。

似乎在他们无望的生活里,只有拥有更多他们并不需要的物质,才能让他们的生命鲜活起来,才能让他们看到一丝活着的意义和希望;只有那些有办法快速让他们马上感到舒服一些的手段的,才是好医生。希望能说服他们控制欲望忍受当下,从而从长期上有更多机会摆脱贫困?或许想得太简单了。在他们的心中,日子就被焊死在那个可怕的阶层。而他们就像在贫穷的烈火中炙烤着的人,脑中只想及时行乐,暂时能让他们摆脱痛苦的就都是救命稻草。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无暇想那么多复杂的事情,他们的生活已经太复杂了,上一顿不知道下一顿在何方的日子也的确不是人人都能想象的。

但假如你问我,你觉得这就是穷人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吗?我又会很犹豫。因为,他们的生活很多方面其实像极了我们的日常。只不过,我们有很多制度逼迫我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例如:孩子不打疫苗就不能升学,公司强制给员工买社保。

而那些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也因为社会的整体较为发达而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惩罚。例如明明需要存钱,才能好好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但是此刻却控制不住自己多买几件原本不需要的身外之物。但这多出来的开支,并不会多大程度上影响你的现状。这不就像穷人此刻不去打疫苗,并不会让孩子马上感染疾病一样。我们在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只想来一顿麻辣鲜香的垃圾食品配上酒精,得以短暂地脱离痛楚。这不就是穷人们获得了补助食物的资金时,不会想着储存下来日后可以获得足够的便宜能量,而是立马买上一点美味昂贵的糖。我们何其相似。

时间上的错位,在书中有个新鲜的名词,叫“时间矛盾”。我的理解是,所有的及时行乐和短视行为,都是因为眼下的欲望不容忽视,而长远的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总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所有明知某些方式更有利,但当下就是没办法改变行动,而产生了时间上的矛盾。但如果人人都用这种方式生活,整体的规模效应足以拖垮整个国家,而使得这个时间矛盾提前体现。今天看了两遍的瑞达利欧制作的40分钟短片,说的就是这种长期积累的规模效应,使得世界的国与国之间产生了500年轮回一次的兴衰大周期。

但是假若制度订立得好,每个人都能被“温和”地强制执行,就可以在教育水平不高,大家无法准确理解“抗生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工作原理的情况下,还能选择合理的方式照顾自己的健康;也可以在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会面临怎样的养老困境的情况下,还能做出适度的储蓄。

所以,就算每个人都在马不停蹄地自制着困境,自己给自己挖坑,但这个问题还是有解的。而且,这个解虽说看似只能靠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教育水平,提高人们的自控能力等微观着手,但实际上,更应该从整个系统的宏观上来考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由阿皮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联合撰写的,这两位经济学家因为研究贫困问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为什么...
    郭丹春阅读 1,043评论 0 1
  • 《贫穷的本质》书中探讨了为什么弱国贫民得到数万亿美元的援助,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为什么穷人摆脱不了贫穷。两位作者看...
    花婆婆阅读 196评论 0 1
  • 两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历经15年实证调查,写了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书中揭示了贫穷真正的原因,不是运气,更不是勤...
    起子先生阅读 415评论 1 0
  • 书名:《贫穷的本质》 作者: 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 / 埃斯特•迪弗洛 (E...
    anne_婧阅读 640评论 1 0
  • “猴子”之死 “猴子”死了。 不是死于新冠,此时疫情已经过去,而是喝酒后栽倒在公路旁的沟里,被活活冻死的。享年45...
    Zh垂杨不语焉1阅读 1,132评论 2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