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至少读1本书打卡619天
书名:《时间管理》
用时:12分钟
阅读心得:
本书作者张姣飞。作者先从认知方面让我们知道时间管理的概念以及我们存在的一些认知误区,比如并不是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任务就说明效率高,时间管理有效,还要注意这些任务是否该做,或者是否该在这个时段多,所以任务的选择也是时间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等等;第二部分作者分别从时间分配法则、目标任务完成法则、好习惯法则、培养专注力、赶走负面情绪、提高效率、人际交往七个方面分享了68个时间管理技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分类学习。
作者在认知部分讲到不同性格的人适合的时间管理技巧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作者提到了一个判断的理论,DISC,我分享给大家,可以从结果上来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类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工具:
DISC理论是根据一个人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是关注结果还是更关注人的感受等,将人的行为风格分为D、I、S、C,分别代表支配(Dominance)、影响(Influence)、稳健(Steady)和服从(Compliance)4种人格。
D型风格的人,注重目标结果,做事雷厉风行,抗压能力强,爱冒险且竞争意识强,有创新精神;要求严苛,常因周围人做错事或做事太慢而发脾气;是一个工作狂人,平时对家人缺少陪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不太在意。(适合的管理工具:潮汐)
I型风格的人,自信乐观,善于交际,喜欢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吸引,讨厌按部就班的工作,也不喜欢做计划;每天忙忙碌碌,但常常忘记做最重要的事;常因交际太广泛,做事情无法太专注。(适合的管理工具:番茄土豆)
S型风格的人,亲切友善,是很好的倾听者和团队合作者,行事稳健,真诚有耐心;逻辑思维强,能适应重复乏味的工作;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懂得拒绝,有依赖心理;不喜欢太复杂的事,喜欢团队一起工作。(适合的管理工具:Doit.im)
C型风格的人,个性谨慎谦恭,有责任心,分析能力强;追求完美,容易在细节和过程上耗费时间;喜欢验证和假设,也常因为可能的负面后果过度担忧。(适合的管理工具:Forest)
在68个技巧里作者讲的也很细致,大体来看就是我们要能够自己判断,在一个什么时间段内,我们要完成的任务等级是什么样(重要紧急象限),任务安排的顺序是什么样的(先轻后重),任务目标和结果如何衡量(smart原则等等),短期长期目标如何结合等等。
最后分享我比较受益的两个小技巧是:
1、把不是当下必须立刻打的电话累积起来,在一天当中集中一个时段打电话,这对琐事比较多的工种来说,是很好的提升工作专注的方法。
2、选择6件事。我们要确保每件事的质量,就要控制一下工作的数量。所以可以提前定好早起开始要做的6件事,按照顺序一件件去做,每天能处理6项工作已经效率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