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身边的朋友慢慢开始升格成了“妻子”或者“母亲”,只有我还在婚姻的大门外谨慎地徘徊,迟迟不肯走进去。
我对婚姻很恐惧,这其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从我的家庭来说,虽然父母偶尔吵架,但是总体感情还算不错,我不至于因为这个原因恐惧婚姻。另外,我的恋爱对象不仅不是渣男,甚至可以说是个很难得的好男孩。他正直善良,幽默风趣,积极上进,厨艺高超,还是个脾气温和的“耙耳朵”……总之,他是一个优点很多的很适合结婚的人。但是,即使如此,这依旧无法消除我对结婚这件事情的抵触。
青年作家笛安的《东霓》里有这样一句话:“爱情应该是两个人永远开心地一起打家劫舍,而不是一起躲在暗处唯唯诺诺地分赃。”这句话基本上能代表我的心境。只有恋爱的时候才能一起拥有青春的疯狂,即一起“打家劫舍”,而婚姻便只能“唯唯诺诺地分赃”,而我要的是恋爱的热烈和张扬,绝不是婚姻的平淡如水。
青春时期的恋爱是互相吸引的彼此奔赴,是夏天的桃子汽水,有着沁人心脾的甜蜜味道,也是一起去看日出日落的雀跃欢喜,更是无聊时候一起发呆或散步的点滴日常……一切都满溢着浪漫与温情,这段关系只跟两个人有关,没有任何第三方的言语可以指手画脚,所以它单纯而美好。而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种对恋爱关系上了保险的程序,就像是你和对方同时上了这一趟开往前方的列车,因为有了婚姻,所以你们不会再轻易下车,会彼此相伴走到终点。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婚姻是一种保障,但是同时却也是一种禁锢。
走进了婚姻这扇大门,你和他的二人世界会变得十分拥挤,你们之间会突然多出好多人,你们从两个个体变成一整个家庭,你们的背后还有另外两个家庭,那时候我们需要对未来进行规划,需要考虑很多实际的东西,比如孩子、车子和房子,要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思考问题。
可是,如果没有婚姻,我其实根本不用长大,我永远可以做个幼稚得像小孩子一样的人。说到底,我还是舍弃不掉我的自由。
目前的我,辞掉了之前高薪的工作,处于事业编备考期。我没有任何生活的压力——一定的存款足够我维持好几年的基本生活,没有房贷,也没有车贷,没有婚姻,更没有孩子,成功上岸当然好,如果失败,那也没有关系,大不了过段时间换一份工作,没有任何人会指责我,对于我的人生,就目前来说,我有足够的支配它的自由。我年轻而活力充沛,自由而热情洋溢, 我想象不出有比这更好的状态了。
但是,试想,如果我是一个结了婚有孩子的人,我还敢轻易辞职吗,还能想去旅游的时候随时出发吗,还能随心所欲不在乎自己的收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婚姻和家庭意味着必须承担的责任,除了考虑自己,还应该为整个家庭的未来着想,如果说年轻的我们是脱缰的野马,而婚姻就是那根羁绊住我们的缰绳。
除了自由,我想很多跟我一样恐惧婚姻的人都是屈服于生活的压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996”成了一种福报,双休成为了一种奢侈,劳动者连基本的劳动权益都很难得到保障。我的第一份工作,待遇非常不错,但是与高薪相对应的就是极大的工作压力,我需要经常出差,在全国各地四处奔波。我当时的同事们很少有结婚的,因为有了家庭的羁绊绝对没有办法应对这样高压的工作,我们所有的休息时间只够用来消除疲惫。于是三年后我换了一份不出差的工作,压力确实小了很多,但是收入低到不可思议,而且依然有太多的烦恼,比如职场PUA、恶意不给业绩等。由此看来,不管什么样的工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我们在工作中已经身心俱疲,压力山大,消耗了我们的精力与时间,我们又能拿什么来走进婚姻的大门呢?
当然,我想目前的我还只是还没有准备好。未来正在慢慢到来,一切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