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天周日的晚上,我的同事微信我,问我有没有看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到了怀疑人生的地步。她无法理解日本文化,于是来询问作为日饭的我。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开端讲述一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青年人。
他从老家为了乐队梦想来到大都会,可吉他放在狭窄屋子的角落里已经落了灰。女朋友因为和他在一起看不到未来提出了分手。逃避现实的他寄情于色情录像带,但高潮来临前他便酣然睡去。
父亲突然从老家到了东京,说他的姐姐,青年人的姑姑松子被人杀死,他来料理后事。但因为其他原因无法继续停留,于是给了青年人地址,叫他去收拾松子的房间。
父亲说,松子早已和家人断绝关系,度过了极为无聊的一生。但是伴随着年轻人走入那个脏乱的房间,松子不平凡的人生逐渐完整地展开。
松子是家中的长姐,还有一个罹患疾病的妹妹,和弟弟。行动不便的妹妹夺走了父亲所有的关注与爱。松子想要父亲对他笑,给她礼物,把所有温暖的话语讲给她听,而不是冷淡,不是漠视,不是奔向妹妹房间的背影,以及注定没有礼物的圣诞节。
松子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出外教学,旅馆丢失了钱财,松子为了袒护自己的学生,拿自己的钱去垫付,不够的部分,松子“借”了同事的钱。松子撒谎是自己偷的,本想快点解决麻烦,不想同事发现丢了钱,松子百口莫辩,只能央求偷钱的学生自首。学生表面答应,却在校长面前把责任全部推给松子。松子被辞退,之后又和家人断绝了关系。
松子做了有妇之夫的情妇,还和具有暴力倾向的两个男人先后同居。这些男人有的投河自杀,有的犯罪入狱,有的则是留下一笔钱拍拍屁股走人。
为了生存,松子走入了特殊行业,成了一名浴池女郎,可随着时代更迭,顾客对小姐的口味也从熟女转向清纯少女。松子再次失业,失去了养活自己的工作。
生意合伙人花光了松子的全部积蓄,还背着她和其他女人纠缠不休。愤怒和憎恨之中,松子举刀捅死了这个毫无良心的男人。
躲避抓捕中,她遇到一个极为普通的理发店老板。
松子想自己终于可以有一个归属,像一个家庭主妇般普通地生活。可是好景不长,警察找上门,松子进入监狱。
等归来之时,那人身边已经站着妻子和儿女。
经历了人生数次的打击和背叛,松子放弃了挣扎,开始自我封闭沉沦,将生活的寄托寄情于偶像崇拜。
她体重剧增,每天披头散发,臭气熏天。
有时半夜突然尖叫,跑出房间,发疯了一般,在房门边写下“生而为人,对不起。生而为人,对不起。”直到字迹相互重叠,密密麻麻地写满整面墙壁。
松子的挚友在医院遇到已无人样的松子,急匆匆地向她手里塞了一张名片,告诉她,我可以介绍你理发师的工作,生活一切还可以重新开始。
可是,挚友没有等来松子的电话,却得知了松子被人谋杀的消息……
2,
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同同事进行了交流,她的反应非常干脆。“这个女人就是活该。”
我说:“那是她的原生家庭,她的父亲给她留下的伤疤。”
她反驳:“每个人都会经历原生家庭给的最初伤痛,没有走出来是她自己有问题。”
是的,她说的没错。世界原本充满黑暗,只在于你愿寻找光明还是继续待在深不见底的地狱。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时,我脑海中还浮现出另外两部电影---------《月牙儿》和《苔丝》。
这两部电影在讲述女性悲惨命运上相得益彰,揭示了封建时代,礼教对女性的残害,压迫,塑造了狡猾,罪恶的男性角色对女主进行欺骗和利用。
这两部电影极力刻画女主角的单纯和无辜,丑化邪恶化外部因素。告诉观众,造成女主角悲剧的是社会,是嫉妒,是别有用心的他人。
外因绝对化的好处是,它弱化了女主的懦弱,相对地强化了她的可怜。我们唏嘘,遗憾,悲愤,觉得全世界都欠女主一个幸福的未来。
可是世界上的事都这么绝对吗?
我们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从字面上理解,可怜之人她自己有问题,她执迷不悔,她屡教不改,让旁观之人恨得牙痒痒。她可怜,却也得承认,承认自己的过错和软弱。
可是这是不是也太绝对啦!这不是为那些伤害他人的人找开脱的理由吗?
就好比妻子被丈夫家暴多次,大家指责妻子,谁让你忍气吞声,谁让你不反抗一样,多少让人觉得缺乏同情心,反应过于冷漠。
3,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打破了绝对化的壁垒,提供给大家一种思路:
悲剧,一个女人的悲剧,一段人生的悲剧,是由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松子的原生家庭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罪恶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藤蔓植物般附着在松子心上,吸取松子全部的热情和希望。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留给松子一个滑稽可笑的后遗症——当松子陷入不安,她就会扮鬼脸。
那是幼年松子心中唯一可以令严肃父亲发笑的方式,只有父亲的笑会让松子发自内心感到快乐,扮鬼脸成了她缓解压力的方式。
松子是爱家人的,尤其爱父亲,可是他的父亲没有给过她爱,没有言传身教她爱的方式。
幼年的她不懂,不明白爱要如何表达,长大也只会简单地思索,认为一切都会遵循等量交换的准则,包括爱。
想要爱,就要先付出;想要多少爱,就要付出多少爱。
4,
对爱的渴望,让松子近乎疯狂变态地奉献,不择对象地无限付出。
很多观众不理解,松子怎么一次次爱上渣男,爱上自卑,怯懦,暴力的边缘人群。这些人不值得去爱,可是她爱了,爱得浓烈深沉,义无反顾。
我想,在爱的世界里,松子其实一直是自卑的。她恐惧抛弃,恐惧不被关注和需要,只得一次次上供,去显现自己的使用价值。
松子用尽所有的爱去爱想爱的人,耗尽了全身的爱与热情,向身边的异性伸手乞讨,去包容,去宽恕。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当得来的事物非常容易,人们就会不珍惜,甚至肆意践踏,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松子的善良与博爱反倒成了那些她生命中的男人肆意玩弄她的根本原因。
小的时候,我们被教育学会善良、分享、耐心和理解,随着长大,进入人的社会,我们却感受到了伤害、痛和教训。
我们开始斩掉身上的枝干,削减我们原有优秀的那些品格。渐渐地懂得“认真你就输了”,以及“谁付出地多,谁就是傻瓜”这样的道理。
我们开始安于本分,不再做多余的事情。爱成了奢侈的事物,只能在虚构的作品里去寻找单纯。
我们小心翼翼,生怕成为爱里吃亏的那个人。
我们成了最谨慎的爱的施与者。
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眼中,松子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傻瓜。生活明明给了你一巴掌,你不仅不躲,还迎着巴掌去呼唤爱。
你这除了自己作的,还有别的解释吗?
我在想,如果松子遇到的都是好人,都是值得去爱的男人,我们还会不会批判她无差别的爱的施与?
会不会羡慕她可以放手大胆去爱的勇气?
还是会说,切,又是一个玛丽苏圣母光环立体围绕。
这一切不得而知。
相反,因为松子爱的男人都是大家常识中不值得去爱的对象,松子爱的施与才显得格外伟大吧。
电影里有一个角色叫阿龙,他是导致松子悲惨一生开端的,那个偷钱的学生,成人之后做了小混混。他和松子重新相遇,两个人之间有一段感情。
阿龙说,“打我出生以来,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别人的爱,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松子的爱情,太耀眼了。”
不择对象,不计后果,不讲回报的完全施与,纯粹天真地让人望而生畏。
松子很简单,她只是想要看到父亲笑,想要有一个当她回到家,可以对她说“欢迎回家”的那么一个人。
仅此而已。
5,
松子死了,死在熊孩子手里——一群晚上不回家的学生用棒球棒将她虐打致死。
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弹幕里一片哗然。
这些学生是要上天吗!?
松子好心劝告你们夜晚不要在外面逗留,你们恩将仇报!
太残暴了!
日本的中学生好可怕!
变态的民族!
看着松子头部被击中倒在地上的样子,我知道她再也站不起来了。继精神崩塌之后,终于她的身体也要归于安息。
我十分悲伤,原来当人不堪到沦为行尸走肉的时候,即使是你能想象的最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也有权利和能力来主宰你的生命;
原来当人无助到无法面对自己,即使是你能想象的应该最单纯善良的孩子也会产生邪念,认为你的人格和尊严可以随意践踏,就像凌虐至死一只乌鸦。
这是松子逃脱不了的结局。悲剧,主人公不死是无法升华主题的,只是死的方式不同罢了。
松子就像电影名字《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一样,从电影里被嫌弃到电影之外,多少人觉得她活该。
她活该吗?
活该。她自始至终没弄明白爱的方程式,沦为被他人支配的人偶,她活该。
可是,我想问,有几个人有松子一般的勇气与坚强,付出了所有,什么都得不到,被一次次重伤,却一次次站起来,再次去拥抱,再次去爱。
即使,这方式错了。
松子,欢迎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