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大年初一,村子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唤醒。祖祠前,早早地聚集了一群人,男丁都穿着崭新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准备进行一年一度的祠堂祭拜仪式。
在人群中,大伯李大山一家和二伯李大河一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两家子人虽然都强装着镇定,但眼神交汇时,那一丝尴尬和隔阂还是难以掩饰。
这一切,都源于大半年前的一场妯娌纷争。
事情的起因,是田埂上的一点小事。在农村,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哪怕是田埂上的一厘一毫,大家都看得很重。
二伯家的媳妇张秀兰,在整理自家田地的时候,把大伯家的田埂削占了不少。
这让大伯家的媳妇王翠英心里很不痛快,两家从前就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争吵不断,一个说你太抠门,对老太太不好,分家时还多拿了几个碗,一个说,老太太病了痛了我还不是一样掏钱,你对老太太好什么好,你家县城买房老太太给了多少钱以为我不知道,你还眼馋老太太的首饰。
一年365天,两家都相互看不惯,这次田埂事件,更像一把火,点燃了多年积累的矛盾。王翠英是个直性子,心里藏不住事。她找到张秀兰理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很快吵得面红耳赤。
张秀兰觉得自己不过是稍微修整了一下田埂,又没占多大地方,王翠英这是故意找茬。
王翠英则认为,张秀兰这是欺负人,明摆着要占她家便宜。争吵越来越激烈,两人的情绪都变得异常激动。
后来,王翠英在给自家田地打除草剂的时候,不小心打死了紧挨着自家边缘二伯家的菜。
这下,矛盾彻底激化了,两个女人在田边大吵大闹,引得村里不少人都前来围观。
大家纷纷上前劝解,可两人谁也听不进去,场面一度失控,甚至打110来处理。
自那以后,大伯家和二伯家就彻底断了来往。平日里在村里碰见,连个招呼都不打,形同陌路。
两家的孩子也受到了影响,原本亲密无间的堂兄弟,也变得生疏起来。
大伯家的儿子李强,看着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都是一家人,为了这点小事闹成这样,实在不值得。
于是,他瞒着父母,买了一些礼物,去二伯家向张秀兰道歉。他想着,只要自己主动迈出这一步,二伯家的人应该也会有所回应,两家的矛盾说不定就能化解。
李强来到二伯家,恭恭敬敬地把礼物放在桌上,诚恳地对张秀兰说:“二婶,之前的事儿是我妈不对,她脾气急,说话冲,您别往心里去。我代她向您赔个不是,都是一家人,哪能因为这点小事就伤了和气呢?”
张秀兰看着李强拿来的礼物,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她心里其实也后悔当初和王翠英闹得那么僵,只是拉不下脸来主动和解。
“强子,你这孩子真懂事。其实二婶也有错,不该和你妈吵得那么凶。只是这事儿传出去,我要是就这么轻易算了,别人还以为我好欺负呢。”张秀兰叹了口气。
李强说:“二婶,您放心,只要两家和好了,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我就盼着咱们一家人还能像以前一样,热热闹闹的。”
张秀兰点了点头,说:“行,强子,你这份心意二婶领了。等你二伯和你堂弟回来,我跟他们商量商量,找个时间去你家坐坐。”
李强听了,心里很高兴,觉得事情有了转机。他满心欢喜地回到家,等着二伯家的人上门。
可左等右等,却始终没有等到二伯家的人。他心里有些纳闷,又不好意思去问,只能干着急。
原来,二伯家的儿子李刚,并不像李强那样想和解。他觉得自己家没错,是大伯家动手故意弄坏了自家的菜,凭什么要他们低头。
李刚的固执,两家的关系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得更僵了。大伯家的人知道二伯家没有回应后,都觉得很失望,也很生气。
王翠英知道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说:“我就知道他们家没安好心,强子你太天真了,白白送了礼物,还被人家当猴耍。”
自那以后,两家彻底翻脸,大半年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祠堂的祭拜仪式结束后,按照村里的习俗,兄弟家要相互拜年。李强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茶水和点心,等着二伯家的人来。他心里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能让两家的关系有所缓和。
不一会儿,二伯李大河带着李刚来到了大伯家。李强连忙迎上去,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
大家坐定后,气氛有些尴尬。李强连忙打破沉默,说:“二伯,新年好啊!尝尝我准备的零食。”
李大河笑着点了点头,说:“强子,新年好啊!你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这时,李刚突然站了起来,走到李强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哥,之前是我不对,太不懂事了。今天我来给你们拜年的,也是来道歉的。”
李强听了,连忙拉着李刚的手,说:“刚子,你能这么想就太好了。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哪有隔夜仇呢?”
在新年的第一天,大伯家和二伯家多年的矛盾终于化解了。两家的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两家人一起去村里给其他长辈拜年。一路上,孩子们在前面跑着、闹着,大人们互相寒暄着。
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整个村子一片欢乐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