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而言,国人是比较弱的。甚至,可能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用过盗版软件、都看过盗版电影。
从软件、影视作品、图书、博士论文,到一首歌曲、一篇文章,到产品创意,关于仿冒、抄袭……从来都是问题。在互联网上文章被抄袭,简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最无耻的,是一字不改,只改署名。
**有些改了几个字,也改了署名。
***好一点的,一字不改,还保留了署名。
****还有一种情况,是用了你的文章的思想,不过改成了自己的语言。
第一种和第二种,是明目张胆地抄袭和盗文。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大号“,盗文猖獗。但是维权却很费劲。几经交涉,最后一般也就是撤掉和删除。
昨天,一爱写作的简友在群里说起偶尔发现被抄这个事,其他简友查了一下自己的文章,结果多人发现被抄被盗的现象。
被盗的虽然也许只是一篇小文,但对于投入了自己心血和感情的作者来说,却十分生气。万分沮丧之下,很多朋友几乎丧失继续写作的信心。
怎么办?不写了吗?
不写当然不好。你一旦停下来,从此你可能也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也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但网文抄袭既然如此普遍,杜绝和防范必然也不是那么容易。这里,我只能给简书原创作者们几个小建议:
1. 在文章前署名、在文章中刻意嵌入和露出名字、在文章中间、和文章末尾标注“XXX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很多抄文者是职业抄手,他们往往一字不改,这样,将来不论你是否采取维权行动,都会更加便捷。甚至,我刻意嵌入一张我编辑出版的图书的图片,如果本文被直接抄袭,那我还乐意这种免费广告啦!比如,本文,有简友在我这里出版的新书图片嵌入,如果有人copy,我是十分乐意的。
2.如果你确实自认为作品是“专著”水平的,希望不久后能够出版或发表在传统媒体上,而不希望被盗,那么在互联网平台上只放“简介”和”片段“,不放全文。然后联系负责版权出版的老师早日变成更能保护和确认版权的形式——传统媒体上发表或出版,可能更适合你。
下面这本书,由简书出版中心推荐给我的,陈信诚老师的新书《转型王道:微商、社交电商实战系统》一书,就快出版了。在本书书稿给我之前,陈老师在简书上发表的文章并不多,而是直接给到了简书出版中心。这就最大限度保护了书稿内容不被随意盗用。对于希望作品出版的同学,我也建议你,不必把100%的内容都发布到互联网上。
3. 对保留了你的署名的转载,可以当作别人帮助你做的传播,不必介怀。在当下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多一些“共享”精神,少一些“专利”思想。共享经济在中国发展的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快,我个人以为,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人几十年来接受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有关。在互联网时代,有时候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网络上发文的目的——我们的初心。比如我作为一个策划编辑,我发文的目的是分享我的经验并且发现更多的好作者,那么即使有“盗版的传播”,我也很乐意。
4.对抄袭了你的“思想”的改写,不要认为你表达过的“思想”必然是自己的独创。常常我们以为独一无二的思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先哲达人已经想过、说过,只是我们自己并不自知而已。“思想”的创新是极少的,表达方式却可能唯一。又好比本文说“抄袭”,虽然本文是原创,其实太多人都谈论过此事。所以,看到“神”相似的文章,也就安然了。
5. 最后,当然,归根到底,传播平台的版权保护技术手段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简书由于更注重编辑器的易用性,而导致技术上“copy”太容易,从技术角度,我个人认为确实是需要尽快改进的。简书版权中心,一直在为原创维权而努力。期待能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自己想一些小花招。比如,多放些代表我们身份的内容图片。
作为一名图书策划编辑,多年来也一直遇到、听到各种图书被盗版、盗印和销售、电子书被盗版发布在网络上等等现象。说真的,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发现了就去制止,“维权”的收益也是微乎其微的。这和写文章的简友为文章维权的情形并无二致。不过,“被盗的都是好产品”并不完全是阿Q,而确实是事实。所以我也确实希望能多出一些被职业盗版人都相中的好书。
总结今天策划编辑说的重点——
我的简书文章被抄袭了,我还是要写,有技巧地写,把自己的身份嵌入到文章里去。
对于互联网创作,多一些分享精神,不焦虑。
对于包含自己特别多心血的独创内容,有所保留,不全盘托出,而是找版权中心、找传统出版渠道——图书不能保证不被盗,但是目前还是你最好的确认自己作品版权的方式。
………………………………………………
我是简书首批版权合伙人,简书工作室出版人张瑞喜,出书那些事,欢迎来找我。
(书香云舍简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