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啦,我又来炖鸡汤了。
请各位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我有个同事,一直不敢生孩子,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教育。应该向孩子灌输什么样的价值观,姥姥奶奶溺爱孩子怎么办,坏毛病屡教不改要怎么纠正。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种顾虑。
1.一个核心点
看了很多别人的教育后,我发现了一个核心的点: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如果你期望孩子多读书,你首先就要是一个爱读书的人。面对整天玩游戏、玩手机的父母,孩子是不可能爱上读书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弹钢琴,你需要坐起来和她一起弹。
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是大多数父母的做法。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本身概率极低,以至于就是个小概率事件。因为这违背了所有的学习定律:要有兴趣、要有学习环境。对于一件他人强加的任务,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抗拒。这恰恰催灭了我们对事情产生兴趣的火花。其次,学习环境是指在学习中,要时刻能够得到反馈: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是否能够看到效果。对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的技能,孩子很难表现出耐心。除非他有同伴。这也是家长身教有效果的原因之一。所以能够提供对比效果的学校就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当孩子对“你想要她帮你完成的梦想”没有兴趣,没有成果时,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恶化。即使你忍住火气,谆谆教导,孩子还是会想不通:为什么偏偏要学一门自己不感兴趣的功课。更常见的情况是,你开始以家长的权威要求、命令孩子去完成每天要完成的功课。结果就是,孩子没有条件去寻找自己真心感兴趣的事儿。他做事源于他人的命令。这会成为一种模式,成为惯性,影响他一生:上学因为家长要求,工作因为老板交代任务。驱动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
2.三个原则
教育的核心基点是:以身作则,而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有三个原则:讲道理、给信任、夸努力。
家长教育有理性教育,有感性教育。理性教育让他了解、看清世界,感性教育教他为人、处事。讲道理是理性教育,小孩子无理取闹、任意妄为大多是因为家长也不讲道理。孩子内心没有一套行为准则和标杆,家长、老师就是她的标杆。如果你常常通过讲道理来教育孩子,他就能了解做事要符合一定规矩和准则。行为准则积累的多了,他就知道,对于没接触过的事儿肯定也是有道理,有规矩可讲的。慢慢他就是一个讲道理的孩子,而不是动手打人。
其次,给信任。犹太人喜欢辩论,这常常会促进孩子独立思考。这也是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原因之一。让孩子独立思考做决定,并给予信任尊重孩子的决定,这能培养孩子天大的优势:有主见。我们常常听说很多人有“选择困难症”,即使是在买这件裙子还是那件裙子这种小事上。决策能力也是技术活,熟练才能生巧。对于20岁才开始拿主意的人,与从娃娃抓起的人,高下立分。
给信任,还能诱导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从小做自我。
第三,夸努力。很多父母都知道赞美的力量,但在赞美孩子什么上却是随心而欲。有些人会夸孩子帅气,长得俊,孩子反而会恃宠而骄。但如果夸赞努力就不一样了。因为努力而不是先天禀赋而得到夸奖,孩子就会更努力,就容易形成正循环。
更进一步,如果是夸赞孩子在不擅长方面的努力,效果更佳。能力和兴趣往往是伴随的,越有能力的地方越容易形成兴趣,但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容易进入舒适圈,依赖已有成就。少年天才成年后成绩平平就是例证。夸赞孩子在困难事情上的努力,就是让他学会与困难较量,从而成长。成为天才的一万小时刻意练习,每个小时都是在与困难较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种诱导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型思维,提升智商,这比教授任何知识点都更加重要。
我们都有一对焦虑不安的父母,过度注重我们的教育。而掌握正确的教育姿势,才能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细节中摸到重点,事半功倍。
祝身为人父人母的你,和宝宝一起成长进步!
#蔷薇记#之#认知升级#篇: 记录生活之美和智慧之妙。
这是蔷薇石原创的第54篇文章。
以前的有关认知升级文章,可戳此:《不能全情投入,是此生最大的遗憾》、《如何破解阶层固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