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Excel又进步了吗
不固定位置求和,很好理解,对一组数据的指定某几个位置进行求和的操作,不会还在一个一个手点吧?
如果数据非常多,太慢了,且容易出错
现在教你用2种思路进行快速求和
1.sumif函数进行隔行求和
他更适合于你想进行求和的位置名称包含在原始数据名称中,到底是什么意思,请看这张图
入库和出库这个名称包含在原始数据中
如果没有这个名称,需要加上这个名称,用sumif函数就更容易
示例:对入库&出库的数据进行统计
sumif函数解释: 使用 SUMIF 函数可以对报表范围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值求和。Excel中sumif函数的用法是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非常好理解吧~~~~
sumif函数语法是:=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sumif函数的参数如下:第一个参数:Range为条件区域,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第二个参数:Criteria是求和条件,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第三个参数:Sum_range 为实际求和区域,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当省略第三个参数时,则条件区域就是实际求和区域。
我们带入到这个案例里面分别解释各个参数及对应关系
=sumif(条件区域-原始数据的所有文字部分-B72:F72,判定条件-你想要求的列名称(入库)-G72,求和区域-数字部分-B73:F73)
目前G72是行列均引用,这个可以求出这个单元格的统计信息,直接下拉是没问题的
现在但是右拉肯定会出错,我们需要稍微调整以下固定的位置
我们需要做到写一个公式之后,既可以右拉,再下拉
=sumif(B71:F72,行列都需要固定,G72,只需要固定第二行,B73:F73,必须固定在B列到F列上,但又必须固定在74行)
2.嵌套函数和数组实现隔行的查询
这里会用到SUM求和函数,VLOOKUP查询函数,ROW函数,以及最最重要的数组公式
数组的返回键是ctrl+shift+enter,与普通公式的enter返回键不同哦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用数组呢?数组能够帮我们对运算出的一组结果进行再运算,从而省去中间的计算过程(比如求和等)。
这里还是用一个案例进行说明:
我们想要对奇数位的数字进行求和(目前已经填充为黄色,也已经标注好了相应的位置,很直观)
公式是长这个样子的,下面会一步一步进行分析~
最外侧的方括号{}是数组运算之后自动出现的,因此不用管
row(1:6)代表1,2,3,4,5,6,,*2之后代表2,4,6,8,10,12数字,-1分别代表1,3,5,7,9,11,而这个结果正是我们想要位置的求和项,因此就将这些位置查找出来,之后再进行求和即可(这一步需要先观察一下数据源,共有几个,哪几个是我们想要的位置,再进行相应的查找),总的来说还是非常灵活,row()括号里面根据自己的需要,后面是否要进行*或/,以及相应的加或者减
VLOOOKUP部分即把row相关条件查找出来,A608代表第一个奇数位,A608:K608代表所有的数字区域来源
最外面的SUM即求和,VLOOKUP和row部分的结合已经将符合条件的部分查找出来,因此这样就可以了
最后一步返回键,记得按ctrl+shift+enter
这样就得到了所有奇数位加起来的和
下面是另外一种情况,非固定位置的求和(不是有规律的奇数/偶数位),例如对2/3/5/6/8列进行求和
我们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刚才的公式即可,row函数这里就用不上了
将所需要的位置直接放在{}大括号里面即可
我们现在掌握了2种隔行求和的方式,各有一些优势,第二种用数组的方式,不能实现下拉,基本针对的是一行,但对名称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如果数字上方没有写奇数/偶数,也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sumif能够实现下拉,但原始数据必须有名称,且求和项的名称必须与原始数据中的一致(如果数字上方没有写名称,那么无法计算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