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先生逛街一天,很累。去网红店太二打卡之后,晚上竟然又有精神去跑步,人的心情好真的重要,心情好了就不觉得累了。
刚开始恢复性跑步,身体还有点懒懒的。前3公里跑步,后3公里走路,算是放松了。
今天听的是《东吴同学会》,这几个主题很有意思:
1.买彩票,期望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这是焦虑到一定程度才会去做。
现在所谓的希望学到“干货”,也是人对知识焦虑的一个表现。这些“干货”往往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
就比如,教人如何快速背单词,背单词无他,要多背,反复背,重复背。
比如小时候学的“王老师教你如何写作文”、“如何快速学会写作文”等等,都是些看起来“干货“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
听到这里,突然觉得很有启发,我开始思考,自己想学习如何写作,如何演讲,如何跑步,是不是也陷入了“知识焦虑”?教人如何快速学会写作/演讲/跑步的东西,也许正像“王老师教你如何写作文”那样,最根本的应该回到多写/多看/多学习/多练习多总结上,而不是专注于学“如何学习”,对吗?
2.很多人有“曾经有机会买房”,“曾经买了腾讯股票,后来卖了”等等这种本来可以怎样而实际没怎样的经历,
再比如,男人选媳妇儿,往往和自己的妈妈有点像。
这两个例子,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但是都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如果人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那么,就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这个例子给我的启发是,要多观照自己的想法,“看见就是疗愈的开始”,先看见自己的处事方式,再去调整。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