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想建立一个有力量的组织,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团队,最基础的工作,就是选人用人培养人。
同时,团队的领导者必须要有选择和调整成员的权力,否则,你就没有可能打造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有的时候,必须通过换血来调整团队。
今日复习宁向东老师的管理学课程,重点中提到了管理中的用人的“慈不掌兵”原则。
慈不掌兵的原义是管理者要战胜自己的“欲念”做到理性、尊重客观规律与事实去管理人,财,物。
有三类人,在招聘时及工作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可能不能使用之人。
一是个性不健全的人。
个性不健全之人,总是传播负能量,会在同事中散播谣言,也会在人前一套说辞人后一套行为,此种类型的人绝对不可以用。
要么开掉,要么分离开重要任务,让他处于公司边缘不重要任务之列,或者学会隐忍与闭嘴。
对于一些仅会抱怨而无解决方案之人,其实也是无能力之人,让他认知清楚,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也就没有资格去抱怨别人。
当然对于有意愿但能力不足之人是可以尝试培养训练的。
二是态度不认真的人。
态度不健全之人,自己既没有好的结果,也无法做好过程,对此之类人,总拿鞭子在后面抽是没有作用的。
要尝试管理工具配套使用,比如有KPI绩效考核,甚至可以工作流程中的录音笔记录,抽检制度,用指标分解数据去体现,金钱去激励,如果连钱也无法解决此类人的工作态度,那么只能请其走人。
对于关系户进来的态度不认真之人,可以尝试注重提醒他们不要太影响招他进来的领导人的声誉。
对于无意愿且能力不足,态度也非常不认真之人,可以暂时调整到非重点岗位,一旦有机之时便换血。
三是做事不职业的人。
做事不职业的人,可能私心过重,也可能争权夺利,脱离职业化,职业化其实是可以培养的,通过数据量化指标和对标进行管理,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
管理人员要此类人少谈逻辑与大道理,凡事看轨迹,注重培养的过程中的数据,用结果导向的绩效指标来体现职业化。
对于只会提问题,没有解决方案,或者提出非常不专业没有出路的解决方案的人,要引导为主,帮助他们理出头绪,推演出有思路的解决方案,鼓励他们从每天的一点点进步开始,去看一段时间实践的效果。
没有带不好的团队成员,关键看管理者能否找到他们成长的痛点?
让个性健全,态度积极,做事职业之人成为企业价值观和主旋律。
在吴晓波的《腾讯传》中,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哪怕是天大的问题,马化腾都一直在坚持、在寻找,要找到天边唯一的缝隙,从这个缝隙钻出去。
从他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个 “ 韧 ” 字,坚韧的 “ 韧 ” ,这是一个创业者与管理者必备的态度,这样的管理主旋律也才能建立强大的“腾讯”帝国。
企业的现值,扣除掉出售资产还可以收回来的部分,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只和过去有关,与未来的资源安排没有关系。
而未来的资源是什么呢?就是出售之后还可以收回来的部分,那一部分和自己今天的决策有关。
通用电器的杰克.韦尔奇为整个通用电器集团的业务安排做了一个大框架,就是每个业务部门分权经营,集团只从投资回报率上考虑业务布局。
每一个业务单元,你只要不能在同行业里做到前三名,韦尔奇就会把整个业务出售掉。
而在用人上,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有绝对的权力,通用电器公司每年的人员淘汰率都会在10%左右,所以慈不掌兵是无法培养出高效率的团队的。
谷歌创始人佩奇也认为招人非常关键,他提出预测一家公司的未来发展,你只要看看他们最近招聘的人就可以了。
汉室皇帝刘邦从一介平民最终成就了汉室伟业,与他会运用和管理人才离不开。
企业的经营重点在于对员工的经营,对人才的管理。
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个人的才干.”用人,招人,培养人都很关键。
再造人,善莫大于此,改变于人,功德无量, 这都是管理的精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