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夏天夜晚,当我在家里坐着看书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总是能从窗外传进来小区内孩子们玩耍,奔跑,疯闹的声音,一些小男孩跑着叫着我不明所以的口号,小女孩尖声叫着,家长们呼喊孩子回家的声音,狗狗狂叫着的声音,尤其是晚上9,10点钟之后,小区内开始安静下来,人们正准备睡觉,这些声音尤其显得刺耳,几次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孩子的玩耍声音,想着孩子们不回家睡觉嘛,家长们放心孩子们在外面疯跑嘛!既然被吵得睡不着觉,我开始回忆起我年少时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夜晚。
夏天夜晚记忆最丰富的时段当然是小学时候,初中和高中要上晚自习了,大学之后开始变得比较宅,晚上早早洗完澡,刷完牙在宿舍或者在家里呆着看电视或者看书,顶多是在家里的时候吃晚饭之后跟妈妈出去散步或者看她跳广场舞,所以自己玩耍记忆最多的时候是在小学时段。
我家所在的小镇是一个大的家属生活区,虽然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是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办公楼,居民楼,工程公司,小学,初中,医院,灯光球场,电影院,公园等等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居民楼上住的都是相识的同事,下楼走几步都要跟好多人说上一圈话,上班的地方不太远,小学离我家也就100米的距离,同学们大多也住的很近,隔着几栋楼的距离,经过我家的时候喊我一声然后汇合一起去学校。所以在这样融洽的生活环境中,我们的夏夜生活丰富多彩,呼朋引伴,或肆意奔跑玩游戏,或扎堆叽叽咕咕,现在整理下有以下几中玩法:
1. 楼下做游戏。这是最初始的形式,我和楼下的玲玲吃晚饭之后楼下汇合,叫上其他小伙伴,在楼下的路上跳皮筋,有时有经过的小伙伴经过聊天或者加入,或者在楼前的树旁的土路上跳飞机格,有一个画的很好,印子很深的地方是我们的飞机格,这是个技术活,只有在经常练习之后才能跳的很好,也有丢沙包的好运气。
再或者就在一起聊天,女孩子总是在一起叽叽喳喳,当时楼下有很多可以坐的地方,比如横穿而过的铁管子下面的目字形梯子,路旁边的石凳,马路牙子,我们三五成群,有的时候讨论着什么,有的时候编草手链或者耳环,涂指甲花,有的时候抓蚱蜢或者螳螂,有的时候跟经过的小伙伴说话,再跑到谁的家里看她的好玩的;
最后就是会在马路牙子上等着打牌的妈妈,等着她们打完好回家,大多数时候妈妈总是让我先回家,她要打很久,我就不开心或者说是害怕一个人回家,打开黑暗的房间,进去之后总是让我提心吊胆,或者是想早点得到妈妈关于可以吃冰棍的允许,即使是回到家中在看电视,耳朵也是听着楼下的动静,听到妈妈和其他牌友们的说话声,散场声,妈妈的上楼声,我会早早就在防盗门前等着给妈妈开门;
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是两道门,一个是防盗门,一个是里面的木门,夏天的时候都是不关木门,只关防盗门,即使是晚上睡觉之后也是开着木门,会把防盗门上锁,这样可以吹进凉风,因为热,有的时候全家人会在客厅铺上凉席就睡在凉席上面;妈妈回来之后我就非常安心,听妈妈说打牌的情况,妈妈开炉子我们洗澡,洗完澡之后听妈妈决定是吃西瓜还是吃冰棍,然后大家一起吃着一起看着电视,吹着风扇,好惬意。
2. 公园篇。在我们这个大院子的中间有一个公园,也是在我们上小学之后修缮的,门口是一个大铁门,需要人跨过去,记得小的时候总是喜欢先站到铁门上再往下蹦,进门之后左手边是一个灌木丛,按照幽深小道的形状围绕,尽头还是一个小亭子;再往前走就是一些石头路,柳树和其他树,中间的地方有一个大亭子,人们可以在里面坐着乘凉聊天,大亭子旁边也有一个对称的小亭子,同样也是幽深小道的灌木丛。
刚才提到的大亭子前面有个小广场,晚上可以在这跳舞,没错广场舞!我依稀记得我上小学之后有一阵妈妈也喜欢来跳广场舞,作为妈妈的跟屁虫,自然匆匆忙忙吃完晚饭,赶完作业跟着妈妈去跳舞,在一群大妈中间作为唯一的小学生跳完一曲,我还记得结尾是挥手的动作,整个一套我都记得非常好,一曲完了跟妈妈还有其他阿姨聊聊天,等着下一个音乐起立刻开始动作。
除了来跳舞,再有就是跟着小伙伴三五成群的来到公园玩,有时是在石头路上疯跑,看着男孩们生火烤土豆吃,心里却想的是妈妈曾经说过晚上看别人烧火,睡觉要尿床,一直很担心晚上会不会尿床,有时我们会一起坐在亭子里聊八卦,谁谁喜欢谁谁,谁说了什么,老师怎么样,聊得津津有味;有时会在院子的路上走来走去,看能碰到哪个同学再跟他们哈拉一阵,最喜欢看能不能碰到喜欢的男生,说笑一阵再回家去。
3. 灯光球场和电影院篇。在靠近院子门口处,有一个灯光球场,这是我们的笼统叫法,其实里面还有一个溜冰场,篮球场,再旁边就是电影院,这里算是我们院子业余生活的集中点了,所以这里晚上是最热闹的。
先说溜冰场,溜冰场比较靠近院子的公路,在外面快走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里红绿的灯光闪耀,听到音乐响起,人们在溜冰场中间的圆圈内跳舞,小孩在外面的大圆环内滑冰,记得特别清楚门票是5毛,虽然现在看来很便宜,可是当时我也没进去几次,印象中妈妈好像也不是很经常来这里跳舞,但是我有一阵子缠着妈妈给我买旱冰鞋,缠了好一阵终于给我买了,于是我会在晚上或者白天来这里滑旱冰,当时有很多同学也在滑,算是学校外一起玩耍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门口总是摆了很多摊,卖雪糕的,卖麻辣烫的,卖凉皮的,卖小玩意的,我总是看很久,身上也没钱买,只有在跟妈妈一起的时候央求妈妈买麻辣烫,一毛钱一串,是一个四川奶奶再卖,一个大铁锅里煮着很多串,拿出来之后放在铁盘子里,刷辣椒或者芝麻酱,特别好吃,我和妈妈喜欢吃海带和豆腐皮,印象中就只吃这两种了,妈妈不是经常答应给我买,如果买了一块钱的就觉得好开心好大方。
再往里面走就是电影院了,放电影,小学初中有什么大会,或者什么羊毛衫展销会都会在这里,这里对我来说是个神圣且高消费的地方,电影院有点高,要是上去的话先爬十几阶楼梯,进去之后会有两个用皮海绵包起来的门,在门口就能感受到阵阵风,进门之后就是一排一排的座位,半空还有第二层区域。
在这里看过的电影印象深刻的只有夜走鬼城,其他全部不记得了,这也算是童年阴影了!虽然看的什么完全不记得,但是记得的是那种感觉:去往电影院的路上,我和妈妈吃完晚饭,妈妈拿着一个扇子,穿着裙子,和我一起从楼下下来,扔了垃圾出发,经过一栋一栋居民楼,当然要碰到很多熟人,叫很多次阿姨;
从居民院的铁门中出来,走到花园门口拐到路上,走在马路牙子上,跟妈妈说着话,妈妈偶尔用扇子帮我赶蚊子,经过花园和我小时候的幼儿园,经过办公大楼,就来到大院的迎宾花坛处,花坛一拐弯就能看到溜冰场的灯光,听到这里的音乐,心情就开始澎湃起来,这里的公路是柏油路,走路的感觉也不一样,一边过马路,一边看着溜冰场内的热闹景象,直到走到电影院门口,有时还会搜索下有没有认识的小伙伴,上台阶,找座位,等着电影开始,全程跟妈妈走在一起说话的惬意,对电影的期待,对灯光音乐的喜欢,对可能遇见同学老师的未知性,整个过程都好舒服,现在想想很少有这样的夏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