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篇小文,在某种意义上呢,是怀着对五粮液公司的感激。是的,“五粮液”这三个字在中国人这儿,是耳熟能详的。我说的便是名扬四海的那个五粮液,而非哪个人的名字,他也没有把姑娘嫁给我。而是我卖着五粮液酒厂的一款酒。
从事卖酒这个工作多年,我算是见到了很多,也买过很多品种的酒。当然了,酒的品质良莠不齐,至于它们的卖点在哪儿,只有喝酒的人说了算。我说了不算。
为什么我要说说五粮液呢?因为五粮液酒厂的酒,它的名号在,想必是有卖点的。大家都听过一个叫尖庄的酒吧!是啊!这也是五粮液酒厂的一款酒。它的年龄甚至比我都大,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便发现了它。
小时候,贪玩,动不动爬到别人家的房顶。在房顶上,我会看到很多印有“尖庄”字样的酒瓶,安然无恙地躺着。见多了,因此也记住了。后来,我正儿八经接触到尖庄酒时,大概是十八九岁左右。
那时,我在亲戚的一个饭店待过一段时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业务员硬是在亲戚的饭店放了一箱尖庄,说是让先卖酒,后结账。那个其貌不扬的酒瓶就那样地闯入了我的眼帘,并且印在了我的脑海。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我与它真有缘。当然了,缘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有生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这个城市,酒一旦销量不好,它便会迅速地销声匿迹。而这个尖庄酒它的确在当时未能打开市场,因为在后来从事与酒有关的十几年里,便再也没见过尖庄酒。可是我为什么对它有那么深刻的记忆呢?或许是三番五次的相遇吧!
亲戚的饭馆关张后,我在他家里看到了那箱完好无损、瓶身丑陋的尖庄。亲戚是不会好心付款把它拎会家的,我是这么想的。 能卖出去谁还不想要钱呢?
还真有缘,买了很多年酒的我,前段时间,突然有个业务员找到我。说跟我做个交易,是让我得到好处的交易。他说让我买“尖庄”酒,一听尖庄,我由惊讶到惊慌,惊讶的是,时隔多年,它再次卷土重来;惊慌的是,我绝对不会卖的。
我觉得自己没那个能耐,浪费我的精力卖一款死了多年的酒。尽管它的岁数比我都大,毕竟是名不见经传了。那个业务见我不答应,拿出了他的杀手锏,真正的交易,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弱点,给点实惠的。好的!不是让你出钱,是我们酒厂送给你的。业务员是这么说的。送酒?天下没这等好事,肯定是下套。城市套路深,这个谁都知道,我还得质疑一下。
在得到肯定后,我欣然接受,他说只要我让出酒柜的三分之一让他们做陈列的话,酒厂会连续几个月送我尖庄酒。这就是交易,这个交易我一点儿也不吃亏,我那酒柜又不是脆弱的被几瓶尖庄给压塌了。我算了一下,这一送,也有好几千块钱呢!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就这样,我的酒柜接受了那些玩意儿。此时我才知道,尖庄是五粮液集团的酒,突然对它刮目相看。因为,我还卖着五粮液酒厂的另一款酒,歪嘴!歪嘴在我这儿销量很好,既然尖庄来了,又是送的,乘机我要打压一下一直遥遥领先的歪嘴了。
可是,任凭我付出再多,嘴皮子都磨破了,喝酒的人依然选择歪嘴。偶尔有那么两个被我忽悠着喝了尖庄,但是,酒后他们都会给尖庄很高的评价---酒质确实好。可是即便如此,这个尖庄还是卖不动。我百思不得其解,闲来无事时,便会细细端详这两个酒瓶。同是五粮液的酒,差别咋就如此之大呢!
后来,我觉得自己还是琢磨出了一些问题,歪嘴的瓶身,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是独一无二的那种造型。而尖庄,灰头土脸、千篇一律的瓶身。最让人难过的是,它竟然跟二十多年前的造型相差无几。时过境迁,人家姑娘们都知道去韩国整个形,来迎合大众的审美观。而五粮液,那么大的一个潮流酒厂,就不知道在嫁姑娘的时候给个打扮;又或是顾此失彼了,莫非尖庄是后娘生的。
可是,既然五粮液酒厂给了我如此大的恩惠,我总该做点什么。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在我的酒柜上安度年华吧!而我竟是那样的无能为力,让它总得有人看啊!有人爱啊!首先得让人从外观上去认识它吧!于是,我奋笔疾书,写下这篇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