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篇 读书心得

我们前面谈过分析阅读的规则,一般来说是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传达知识的书。

但是你不能只用一般通用的方法来读任何一本书。在运用以下这些规则时,你一定要有弹性,并能随时调整。

比如检视阅读部分的十五个阅读规则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

一本虚构作品的纲要架构,与论说性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

小说、戏剧与诗并不是照着共识、主旨、论述来发展的。换句话说,这些作品的基本内容没有逻辑可言,要评论这些作品也要有不同的前提才行。

虽然不同类型的书本,阅读的规则会发生调整,但是主动阅读的四个基本问题不会发生变化:

主动阅读任何书籍的4个基本问题

而在本书的整个第三部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这是4个问题进行微调。

比起阅读的规则,我们会谈更多有关这几个问题的话题。我们会偶尔提一个新规则,也会重新调整某一个旧的规则。不过大多数时候,既然我们谈的是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我们会强调基本要问的不同问题,以及会获得什么样的不同的回答。

1.什么是实用类书籍

实用性的书因此可分为两种类型。

其中一种,就像本书一样基本上都是在说明规则的。

无论其中谈论到什么问题,都是为了说明规则而来的。

实用-规则类书籍

另一类的实用书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规则原理类书籍

①如何阅读规则类实用书籍

在阅读一本以规则为主的书时,要找寻的主旨当然是那些规则。

阐述这些规则通常是用命令句,而不是叙述句。比如:

“我建议你”

“你应该”

“必须掌握”

... ...

那是一种命令,它在建议你某件事是值得做的,而且一定会有收获。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②如何阅读规则原理类书籍

在另一种实用性书中,主要谈的是规则背后的原理。

其中的主旨是在说明某件事的状态,而论述就是在强调真的是如此。

但是阅读这样的一本书,与阅读纯理论的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要解决的问题终究是实用的问题—行动的问题,比如人类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做得更好或更糟的问题。

所以当你看到“实用原理”这样的书时,总是能读出言外之意。

他可能会看出那些虽然没有明说,但却可以由原理衍生出来的规则。他还会更进一步,找出这些规则应该如何实际应用。

比如我们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我们读到了刻意练习+长时间的练习的原理是让大脑的中的神经突触(synapse: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变得强壮高速,形成潜意识回路。

这是那本书里面提供的实用原理,而我们明白了这样的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用来对我们自己想要学习的技术进行刻意练习了。

2.实用类书籍我们要注意两点

①每一本实用的书中都混杂着雄辩或宣传。

这并没有错,也没有恶意。这正是实用书的特性,一个人必须要被 说服,以采取特定的思想与行动。实际的思考与行动除了需要理智以 外,情感也是重要的因素。没有人可以没有受到感动,却认真采取实际 评论或行动的。如果可以的话,这个世界可能会比较美好,但一定是个不同的世界。一本实用书的作者认知不到这一点,就不算成功。一位读者如果认知不到这一点,就像买了一堆货物,却不知道自己买了些什么。

②也因为所有实用作品中都混杂了雄辩,作者的“性格”在实用书中就比理论书中还要来得重要。

是为了要了解与评断一本道德的论述、政治论文或经济论著,你就要了解一点作者的人格、生活与时代背景。譬如在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之前,就非常需要知道希腊的社会背景是奴隶制的。同样的,在读《君主论》之前,就要知道马基雅维里当时意大利的政治情况,与他跟美第奇家族的关系。因此,在读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时,就要了解他生活在英国的内战时期,社会中充满暴力与混乱,使整个时代都沉浸在悲哀的病态之中。

我们每天接触到大量的成功学速成方法论也需要我们进行这样的判断。

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一种简单的归因谬误。

比如:有的大神3个月就写出一本书,是因为他这三个月一直在坚持,我们却不知道,他在这三个月之外,可能已经储备了好几年的写作经验。

比如小六作为IT男还能坚持写作,出了努力,还有环境的原因,我自己是主管,身处三线小城市,工作强度不大,上班离家五分钟··· ··

读实用类的文章和书籍,如果多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会让你更加能够冷静看待作者的雄辩和宣传。

因为很多时候,作者会有意无意的没有告诉你背后的其他因素。

3.对4个问题的的改进

赞同一本实用性的书,却确实需要你采取行动。如果你被作者说服了,他所提议的结论是有价值的,甚至进一步相信他的方法真的能达到目的,那就很难拒绝作者对你的要求了。你会照着作者希望你做的方式来行动。

实用类书籍要提出的四个问题

所以在《这样读书就够了》的RIA方法第三个便签就是让写出,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这是阅读实用类书籍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