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持续记录394天(2019.1.2)
阅读打卡第175天:《穷查理宝典》547-580;《花间十六声》51-55;《品园》1-7。
朗诵记录第176天:今天是朗诵的第27周第3天,日常绕口令练习,《论语•公冶长第五》(三)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隐花钿”中的“隐”。这里的“隐”可解释为“隐隐显露”。“隐”字在这里又取的是“隐起”其意,“隐起”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工艺专业词汇,指工艺品上浅浮雕式的凸起花纹。一般用于瓷器、竹器、银饰、玉器、石头等质地较硬的物品。
“隐起”工艺起于汉代,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宋以后就用的少了。很多词中都会有“隐起”工艺的体现,这首《菩萨蛮》就是其中之一。
“梦回山枕隐花钿”。细腻的刻画了女子睡梦时,被山枕上的隐起花纹浅印脸颊上的那种若隐若现的场景,睡梦酣沉,没有辗转,以至于脸颊被印出了“花钿”,这日子一定过的舒心。
有意思的是唐宋词人中好多描写女子睡梦醒来的诗都会有“隐起”工艺的体现,而且特别是应用于枕头上。山枕,玉枕的材质一般是瓷和竹所制,是在夏天使用的,为的是消暑。用在描写情人间的词话中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而且这种女子面带枕痕的形象痴迷了众多中国男人的心。
一起看看这首词:
《诉衷情》
唐•魏承班
春深花簇小楼台,风飘锦绣开。新睡觉,步香阶,山枕印红腮。
鬓乱坠金钗,语檀偎。临行执手重重嘱,几千回。
女子刚从床上起身,就要和爱人依依惜别,顾不得理容整装,此刻的她是“山枕印红腮”,“执手重重嘱”。真真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完的衷肠呀。您说她的“爱人”怎么忍心离去?
还有这一首:
《柳枝》
唐•张泌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
金凤骚头坠鬓斜,发交加。
倚住云屏新睡觉,思梦笑。
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这场景,哪个男人挡得住诱惑;这意境,入迷了我。比起如今的我爱你来你爱我,含蓄的表达更胜一筹,中国式的表达更美好。
泉哥,娘亲觉得你以后还是有必要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