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总是担心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其实往往说明,孩子不佩服你。如果孩子佩服你,你应该担心自己的话会误导孩子,希望孩子不要那么听话。
-01-
鲁滨逊的父亲跟孩子讲,如果你听我的忠告,你会过上像我一样的生活。可是,你知道你目前的生活,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吗?那可能是他最不愿意过的生活。
这就是一种错位。很多烦恼都来自这种错位。我们认为特别美好的东西,可在孩子那里并无价值。父母的权威是不知不觉流失的。这个过程比较隐蔽,但往往是必然发生的。即便许多父母是成功人士,但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未必会受到孩子的欣赏。仆人眼里无英雄。当近距离相处的时候,父母的权威就更加难以保证。
当你不是权威,当你不被孩子佩服,你还用高高在上的姿态跟孩子讲话,后果是什么?
后果就是你的话就如同空气。
因为权威是不知不觉中流失的,有时候我们会浑然不觉。我们还以为孩子是那个言听计从的小不点儿。但其实孩子已经长大了,自我开始觉醒。有些父母感叹,七八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挑战权威了,不知道青春期会达到什么样的地步。
-02-
怎么办?当父母失去权威,不再让孩子佩服的时候怎么办?有人说用“背影”去感召,这其实远远不够。
《背影》这篇文章我开始理解不深,后来读了一些背景资料后才真正理解。在此之前,父亲正与朱自清进行冷战。原因是,父亲想保持自己强势而权威的地位,而朱自清拒绝配合。在这篇文章里,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并没有回心转意,重新佩服父亲,而是产生一种悲悯。
敬畏……对抗……悲悯。亲爱的父亲母亲,其实在孩子眼里,很多时候我们是这样的。孩子言听计从的时光永远过去了,如果能够对我们产生悲悯,已经是非常值得庆幸了。
-03-
可是,当我们肚子里有太多真知灼见,太多人生经验,真的认为孩子在走一条错误的道路,这个时候怎么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纪伯伦有首诗《论孩子》,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这首诗谈到,父母是弓,孩子在箭,那么弓箭手是谁?弓箭手就是前面说的“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那个“实”。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生命意志”、“客观规律”或者老子讲的“道”。
父母不要当弓箭手,除非你认为自己的水平已经接近上帝或者圣贤。父母当弓,就是孩子的一个依托,一个臂膀,一个孩子可以借力的工具。
不要当权威,而是与孩子结成同盟。
许多家长感叹权威的丧失,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许多家长习惯于灌输,实际上研究比灌输更能够让孩子接受,跟孩子一起搞研究吧。努力形成一种家庭研究的氛围和空气。让家庭充满和谐的讨论,让孩子享受没有标准答案,平等探讨的乐趣。
一个有文化感的家庭,不是用文化做装饰,附庸风雅,关键是这种研究的氛围。在这个家里,表面上没有权威,但实际上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无形的权威,就是那个“道”的东西。
多研究,少建议。多分析,少抱怨。多讨论,少辩论。家里不要成为战场,而成为一个和睦温馨、充满求知与研究氛围的所在。所以从小引导孩子爱上研究,不仅是思维开窍的需要,也是幸福的需要。这其实是一体的。
要打破敬畏----对抗-----悲悯这样的路径,而将敬畏及时转化为佩服。敬畏是被动的,而佩服是孩子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孩子为何佩服你?不是因为你父亲母亲的标签,而是你的智慧,你的品德,你的自律诸如此类。如果这些都没有,而又希望孩子认真听自己讲话,就踏踏实实学习吧。先从谦虚好学这个美德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