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有句精彩的告白:
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 )
读了这本《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以后,心里反复想起这句经典的台词。日本散文家吉元由美在书中写道: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当他被剪断与母体的联结——脐带的时候,一次旷日持久的分离就已经开始了:从安详地躺在妈妈的怀抱,到耐不住寂寞地开始四处张望,到摆脱父母的怀抱尝试爬行,再到学会走路,入托,上学,成人,结婚,离家......在与母体分离之后,更加复杂和艰难的是精神的分离。
但是,不管怎么分离,所有的父母都会希望孩子的翅膀逐渐长硬,个头逐渐长大,最后迈着坚定而轻快的步伐奔向他们自己的世界,追求他们的幸福。这本书就是带着这个初心,帮助父母们给孩子的心灵温润的滋养,让他们最终怀着一颗强大的心灵独立于世,从容应对挑战,一个人前行。本书的副标题是“让孩子内心强大的40中教养智慧”,里面很多章节给我很大启发。
给孩子被爱的安全感##
前段时间,听了李玫瑾教授(对,说弹钢琴的那位)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讲座,在提及犯罪型人格时她强调:
这类犯罪分子中绝大多数都遇到家庭关爱缺失的问题。当孩子在家庭中无法找到爱和安全感的时候,那就是他们从小无法得到或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第二、第三层次的需要(有的第一层次的生存需求也不能完全保证),更不用提及什么尊重或自我实现的需要了,因此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也较容易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或发生偏执的心态,并付诸行动。
孩子刚刚出生,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他们会全力以赴的运用自己的感知觉,全身心的感知来自外界的形形色色,而最多感知的,就是来自父母的关爱了,一声声轻柔的话语,一曲曲温馨的儿歌,一次次深情的拥抱,让孩子认识到被父母所接受,被父母所保护,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必须让他有自我肯定感。即便孩子大了,上幼儿园了,上小学了,也不要总是使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依然要记得他们需爱和安全感的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是他们情感的避难所,力量的补给站,孩子们也会通过这种情景,在潜意识里梳理自信向前的态度,变得坚强起来。
直接体验胜过书本经验##
孩子渐渐长大了,从小时候的拉拉布书到各种五彩缤纷的绘本,从拼音读物到现在爱读的漫画书和少儿历史故事,很喜欢读书,我也很欣慰甚至感到骄傲。但本书作者建议:
直接的体验远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
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代人把这句话进一步演绎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对于孩子来说,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的知识,肯定远比自己从书本上读到的“知识”要印象深刻的多,通过学习增加知识,然后接触实物去直接体验,就会不断获得新鲜的信息,让孩子进入角色,运用“眼耳鼻舌身意”去直观的感受事物,要比单独的读书重要的多,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正是如此。
培养会自己思考的孩子##
孩子渐渐长大了,就越来越爱问“为什么”,从幼儿到小学,孩子几乎对所有问题,不管春去冬来,还是风吹花落都充满了好奇心。面对孩子旺盛的好奇心,大人们总是有些不厌其烦的,有的时候会不耐烦的说“说了你也不懂”或者“你长大了自然就懂了”,也有的扔过去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去找。而作者却认为,父母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关系到孩子的思想和性格问题。从孩子的视角上看去,很多疑问都是非常接近事物本质的,因此,家长们应该引导着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在必要的时候给与点拨。
对孩子的提问,起初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在沟通这个问题之前或中间的时候,让她自己去思考,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为什么”,这么点拨是回答,可以让孩子因此努力去思考,帮助孩子学习和尝试观察事物,教给他思维的方法,是引导孩子站在各种立场上思考问题的契机。
也许一直到小学的一二年级,父母还勉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孩子的思想和行动,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学的的东西越来越多,父母不知道他们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外面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就会渐渐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悄然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了。他们渐渐长大,会试图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把事情办好,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试图用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去支配孩子,而是欣慰的放手,最多在他们忽略的地方给与一点建议,让他们学会单飞。
感恩孩子的一路相伴##
说起国内的感恩教育,往往拘泥于要孩子对父母感恩,感谢父母给与孩子生命,抚养他们成人,而其实,做父母的更应该感恩自己的孩子。胡适先生早在几十年前答汪长禄的信中就曾写道:
他(子女)既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我们糊里糊涂地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说得偏激一点,我们生一个儿子,就好比替他种下了祸根,又替社会种下了祸根。他也许养成坏习惯,做一个短命浪子;他也许更堕落下去,做一个军阀派的走狗。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只是我们种下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这可以说是恩典吗?
我在孩子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就听到老师说,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的确如此,孩子的成长痕迹中,反映着家长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孩子总是单纯透明的如一面镜子,可以把父母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映照出来。我们培养孩子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和成就自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这怎能让我们不对孩子感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