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一个中原地区无名无份的人,会在有一天踏入这个遥远的古今名城——长沙,在这里过一个别样的中秋节。
儿子在这座城市工作,女儿在更远的南方,我则在北方小城。国庆假期,我们一拍即合,南的北的往一处走,相聚在长沙。
一下火车,气温从20左右切换到30度,长沙这座名城就以特有的热情和风韵迎接了我。儿子还在上班,我和w先生预约了橘子洲头景区的门票,未出站,直接转地铁奔了过去。
坐上了游览观光车,车子徐徐而行,左望湘江水,碧波荡漾,丝丝的凉风自江面吹来,消散了高温的一些热度。江中两艘白色游轮划开两道碧水,如拖着长长的绿尾巴。还有一艘狭长的露天船只,上面载着铁红色的,或许是矿石之类,也缓缓行在江面上。
游览车经四季园和朱张渡。四季园春有桃花夭夭,夏有绿竹摇曳,秋有柚黄橘绿,冬有腊梅映香。
渡口在湘江两岸各有一牌坊,东岸为“文津”,西岸为“道岸”。朱张渡名称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宋代两位理学大师朱熹、张栻,他们在“朱张会讲”时经常在此渡口乘船往来,众多学子求学问道也多经过这个渡口,遂成一时之盛。
新诗词碑处,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等。
还有一处唐生智公馆旧址, 唐生智是中国国民党著名的将领,是湖南省主席,是爱国的民主人士,他为湖南省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以上这些景点我们都是在观光的小火车浮光掠影而过,终点下车400米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和问天台才是主题。
金秋九月,游人如织,看来这是每个国人都向往心仪的地方,人们不顾三十度的高温,围绕主席的石像,瞻仰缅怀,然后摆出各种姿势和伟人和影。
雕像高32米,是主席32岁时的容貌,也是当时写下《沁园春.长沙》时候。雕像长83米,寓示主席享年83岁。宽41米,寓示主席主政41年。全雕像是8000多块福建永定红色花岗岩组成,寓意红色江山永定。 主席长发飘逸, 目光深邃,面向东南,凝视远方。
雕像南边有一座望江亭,始建于唐代,后来屡次重建,是亭廊结合式建筑。亭子两侧书有对联,“西南雲氣来衡岳,江水日夜下洞庭”,正面匾额“望讧亭”三个大字。站在望江亭上,可以看到湘江水从南而来,滾滚北去,船来帆往,百舸争流。
问天台是橘子洲最南头的一个景点,建设灵感来源于毛泽东当年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愿望。当年主席在这里创作了《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的文字发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心声。
这里是临水观江的最佳地点。你的前方,湘水从南而来,把你包围,前面左右都是碧波涌动,人好像是站在一艘大大的船上。
其实从外形看橘子洲就是一艘永不沉没巨大航母,这里不仅仅是主席的故乡,也是他指点江山,思考未来的地方,它承载着伟人更多的家国情怀。
如今我站在这里,瞻仰伟人风彩,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诵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感怀深念,双目含泪,自是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