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咨询614场,讲师班513天,读书打卡345天,性教育1342天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关系。有人说夫妻关系是合作关系,那么亲子关系呢?我想了想,亲子关系倒像是心理咨询当中的咨访关系,只是把这种关系的链接无数次地融入生活中。
你一定会说,咨访关系即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不是销和售的关系吗?如果说亲子关系像咨访关系,会不会少了很多情感的成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对。咨询师通过自己的成长,用自己的专业来助人。本质上是通过双方的互动,让来访者自身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拿回生命的主宰权。咨询里面非常注重“共情力”,可以说,咨询全程都需要咨询师具备和运用这种能力来工作。从这个层面来说,跟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很类似。当孩子犯错,深陷谷底,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站在井沿上,然后大声对孩子:“你要加油啊!快点上来啊!上面有多好!”这样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走下去,和孩子待在一起,感受孩子的感受,去体会孩子的那份无助、那份绝望,那份挣扎和痛苦。有人陪着你,比一个人待着会好很多。但是,这样还是不够,我们还可以看到孩子在谷底的变化,他不是一直都是一种状态。在波动起伏的状态下,看到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看到自己的资源,然后鼓励孩子一步步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这时候的家长,家长需要做的是稳住自己,不被过多卷入,而是始终在家长的位置上,做孩子坚实的后盾,鼓励孩子、倾听孩子的委屈和苦恼,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也许这样说,对家长的要求有点高,但这样的沉浸式的陪伴,能让我们更清晰看到孩子,懂得孩子,理解孩子,并有助于孩子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