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给自己写信了,自己好吗?
最近的生活普普通通,但也不失乐趣。每天同一个地方,相遇同一群人。每天同样的作息,吃着同样的饭菜。看似什么都没有变化的生活,只有不经意间照照镜子,发现头发白了,胡子长了,才明白这日子过去了。
在130天前的冰雪中,我来到这世界上距离海洋最遥远的城市—乌鲁木齐。这130天后的今天,天气燥热,充满生机。
前几天,还清了2016年所欠下的钱债,目前只剩下了房贷和情债了。不过,这情债看来是无法还清了。至于房贷,还有18年倒也不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是一个痴情人,是一个拥有精神洁癖的人。对于爱情,无法将就,无法放下。可真的要和她聊天,我又生起了漠然。这“情”字,是我一辈子的死穴。
当然,这世间除了“情”,还有其他可以体验之处。
吃喝玩乐,我对于吃喝不太讲究,由于减肥,晚餐免掉了。玩乐方面,我觉得我不是为了玩乐而玩乐,需要在玩乐中得到一种感觉。
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一种从不懂,不理解到认识,熟悉,生巧的感觉。我喜欢学习知识,但更多是三分钟热度。
为什么三分钟呢?
其实我也不明白,也许是我太不舍得吃苦吧。或者我的计算理解能力还是不够到位。亦或我只是一个学习了皮毛后,不知进取的懒汉。
我的思想有太多的反复和矛盾,没有恒心与毅力。虽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可以,但仍无法专心学习一门知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烦恼,若与他人每日比较,岂不悲哉!不过,此言和更像是失败者的口语,至少我是如此觉得的。
每次给自己写信,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何为汝命?”(什么是你的人生命运呢?)
这个问题我有答案:“吾当自在逍遥游!”(我自然应该是自在逍遥无拘无束的活着。)
这“自在逍遥”可不是简单能做到的。
首先需要:“看破有无,无畏无悔。”
看不透生离死别,看不透感情义气的人,内心有所拘束,自然无法逍遥。
畏惧与悔恨都是看不破世事的内心表现。若真的明白“生死别离爱恨憎”,那便不会有畏惧和后悔的事情了。
其次需要:“知行合一,学会舍得。”
看透了世界,那需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你内心“逍遥”,不妨身体接受逍遥自在的行为。
学会“舍得”是说能分辨看清世事的价值与利益。要学会从长远角度看问题,若是整日计较得失,那心境自然看不透了。
最后需要:“完善自我,融入红尘中。”
古人有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我们身处红尘中,即使看破红尘,也应身处红尘中。但这不是回到了原点,而是螺旋式的升华。
真正的逍遥游,不是无法无天,不是孤苦伶仃,不是没有责任,不是散漫无理。
真正的逍遥游,是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计较,是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是权衡利弊而有长远眼光,是满足自我而不苛求财富,地位。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很多事情,都是人做的太过了,从而失败的。“过犹不及”是华夏思想里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融入红尘,放宽心境,无悔舍得,方能逍遥自在!
尚闻章,你永远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