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宝玉出家前,和宝钗一段对话:
宝钗:“我想你我既为夫妇妇,你便是我终身的倚靠,却不在情欲之私。论起荣华富费,原不过是过眼烟云,但自古圣贤,以人品根柢为重。”宝玉也没听完,把那书本搁在旁边,微微的笑道:“据你说人品根柢,又是什么古圣贤,你可知古圣贤说过“不失其赤子之心”。那赤子有什么好处,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如今才晓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说了,不曾提醒一个。既要讲到人品根柢,谁是到那太初一步地位的!”宝钗道“你既说“赤子之心”,古圣贤原以忠孝为赤子之心,并不是遁世离群无关无系为赤子之心。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若你方才所说的,忍于抛弃天伦,还成什么道理?”
诸位看官,你认可谁对赤子之心的观点呢?
生活中,这样的取舍抉择会很多,是入世,还是出世?按照我们习惯的论点,有事出世,有时入世,就事论事,但这样,从哲学角度讲是站不住脚的。
疑惑,求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