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原理 发现问题篇》侧重于“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真正的问题,而《工作的原理 解决问题篇》顾名思义更加注重各种“工具”怎么使用。
这两本是日本作家斋藤嘉则著的姐妹篇,配合阅读效果更好。
斋藤嘉则何许人也?
斋藤嘉则有东京大学工学部学士、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等多个头衔,他为大型企业的经营策略或营销策略提供顾问服务,并研发可强化企业策略平台的策略技巧,从事高价管理教育与问题解决技巧的训练等。
《工作的原理 解决问题篇》先从思想上帮助读者建立“零基思考”“假说思考”的底层逻辑,再抓住“MECE”“逻辑树”两种思考工具的应用帮助读者找出“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接着展现高效解决问题的系统是怎样运作的,最后帮助读者把前面所学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该书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循序渐进地、从理论到实践有序地一一剖析,力求做到“学完就能用”,是一本实用性比较强的工具书。
PS:这本书中列举的例子多少是针对商务活动来说,所以从事相关工作的读者阅读也许会更有用。但本人认为,无论哪个工种,只要是工作,都会有其相通之处。
言归正传,接下来谈谈我读完这本书的收获:
㈠是什么阻碍了人们摆脱现有思维框架?
作者在被各企业邀请协助解决企业问题时,为了帮助企业启用零基思考遇到了重重阻碍,从作者的经验中我发现这些对“摆脱现有思维框架”形成了阻力:
①依赖旧有的行为模式,陷在原有的“行为模式”中无法自拔;
②害怕采取新方案会失去现有的权利和实际好处,而裹足不前;
③害怕挑战“旧有体制”,不敢接受、尝试“新事物”等。
也即陷入了“固定型思维”,破解的办法就是要训练自己养成“成长型思维习惯”。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零基思考”是指“从零开始对事物进行思考”,这也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养成这种思考能力将有助于你摆脱“现有思维框架”。
㈡如何做到以始为终——假说思考
“假说思考”指的是即便在时间和信息都很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建立假设,然后以假设为基础采取行动。
“假说思考”其实就是“以始为终”,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推导出可能的结论,然后根据这个结论采取行动,并在行动中验证“结论是否OK”;如果走不通,再重新设想结论,再行动验证……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得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在行动中解决问题”。
但运用“假说思考”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一定要有与行动相关的结论;
②思考导出结论背后的理由和机制;
③放弃对“最优”的执着,只要“次优”方案有助于改善当前现状即可以立即行动!
④不要在信息收集上花费过多时间。
比如最近的自己在用早起倒逼早起,强力改善自己的作息时间。现在习惯早起读书写作,感觉状态也好很多。
“假说思考”的关键在于最初做出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的结论,然后只要能够说明引导出该结论的理由就可以了。
《工作的原理 解决问题篇》以“零基思考”和“假说思考”为地基,又介绍了“MECE”和“逻辑树”两种基础技术。
什么是MECE?
就是“相互不重复,整体无遗漏”的意思。运用MECE需要时刻注意三个问题:
①是否因为遗漏而偏离了目标?
②是否因为重复而影响了效率?
③是否利用“MECE”决定优先顺序?
在解决商务问题时可以练习用MECE来思考事物,作者斋藤嘉则还介绍了“3C+1C”、商业系统、业务组合、市场营销的4P这四种框架来帮助读者锻炼使用MECE这套技术。
接着以“MECE”的思考方法为基础,用逻辑树(树状图)对主课题和解决方法进行逻辑分解和整理的方法。
“逻辑树”在深入挖掘问题原因,让解决方法具体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追求深度与广度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逻辑树”这种技能重在“逻辑”二字,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出问题,而是从大方向上列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MECE”思考方法检查是否存在遗漏或重复,接着再由这些问题再分别各个列举出问题和方法,并且时刻注意厘清各个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具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关于“逻辑树”的运用作者斋藤嘉则举了很多个实例,这是一种蛮有趣的解决问题的技术,如果你会用“思维导图”那么“逻辑树”就难不倒你了。
最后一部分综合全书,介绍了一种叫“解决系统”的解决问题的系统。
使用”解决系统“,需要以下3个步骤:
设定课题。将”问题“现象设定为应该解决的”课题“。这个流程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通过比较来设定主要课题,以及设定个别课题,来考察背后的机制。
在设定”个别课题“时,有两个重点,尽可能利用”MECE“和”逻辑树“制作独特的框架;”主要课题“分解为”个别课题“,是为了搞清楚引起问题的原因。
建立解决办法的假设。针对课题,建立起解决办法的假设,由两个要素组成:针对”个别课题“的”个别解决办法“,是否可控;针对”主要课题“的”综合解决办法“,是否考虑到整体的资源分配。
验证和评估解决办法。验证并评估解决问题的假设。这里依然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以事实为基础来分析验证,”个别解决办法“的"YES”是否成立。第二个是从经营资源、企业方针的观点出发,来评估“综合解决办法”。
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是三心二意,而是用正确的方法来节省更多的时间,比如,我们在炒菜之前可以选择焖米饭,让相同任务可以在互不耽误的情况下同时进行。更高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