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到刘润先生的这本《新零售》算是必然中的偶然。引发点是参加了饿了么的一次面试,涉及到了“新零售”。我自己本身对“新零售”是陌生的,在网上了解相关资料时,散资料太多,我又想具体了解,就在搜书时偶然看到了刘润先生的这本《新零售》,通书下来也算是对新零售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本书分享了三个研究逻辑(坪效革命、数据赋能、短路经济),作者称之为“人”“货”“场”。讲述优化商品在人、货、场之间的有效传递方式,就是新零售。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一、“新零售”概念的的诞生:
2016年10月13日,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的开幕式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的“五新”概念。他说:
今天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了,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就会结束。未来的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和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零售。
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的同一天,雷军在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提到了新零售。他说,希望用互联网思维,做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新业态,其本质是改善效率,释放老百姓的消费需求。
很快,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也迅速跟进,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他把自己的新零售战略,称为“无界零售”。
到底什么是新零售?
要理解新零售,先来看看零售是什么?
零售的本质,是把“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
此处人即流量。研究“人”,就相当于研究“流量经济”,那研究“流量经济”,具体要研究些什么问题呢?其实,就是“销售漏斗公式”。
即,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所以,零售从“人”的角度讲,无外乎这四件事: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琢磨完“人”,再来看看“货”。
一件商品从设计、生产到消费市场的整个链条,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D—M—S—B—b—C。
D=Design(设计),指产品款式的设计过程;
M=Manufacture(制造商),也有人称其为工厂;
S=Supply Chain(供应链),通常指的是总代理、省代理、分销商、经销商等机构;
B=Business(大B,商场),指的是大卖场、超市、连锁店等;
b=business(小b,商店),指的是夫妻店、地摊、微商等个人销售者;
C=Consumer(消费者),也就是最终端的客户。
在D—M—S—B—b—C这条商品供应链中,所有的角色各司其职。
零售从“货”的角度讲,就是在研究D—M—S—B—b—C,以及如何不断提高物流速度、减小库存规模、缩短产销周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理解了“人”,理解了“货”,那么,零售是怎么用“场”把两者连接起来的呢?
任何一个可以被称作“零售”的完整的“场”,其实都有三种东西,在“人”和“货”之间像水、像电一样不断连接、流动与交互。这三种东西,就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它们隐藏在每一个购物过程中。
零售是连接“人”与“货”的“场”,而“场”的本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万千组合。
这里作者举了个简单例子:
比如你今天想去商场买一件蓝色衬衫,到了商场后,远远看见一件很漂亮的衬衫。你忍不住走过去,摸一摸衬衫的质地,麻的,很喜欢。然后翻了翻价格标签,看一下价格能否承受。不算很贵,能接受。然后你问:“服务员,我能试一下吗?”
整个过程,你获得了什么?获得了“信息流”。
衣服的颜色、质地、款式,价格高低以及是否合身,都是信息,影响你是否购买的信息。因此,信息流是商家提供给消费者,帮助他决策的一个资源。
然后你说:“服务员,我要买。”服务员给你开张单子,你拿着单子去付款。你做了什么?你完成了“资金流”的流转。
你交完钱,服务员已经把衬衫打包好,放在纸袋里了。你把纸袋拎回家。这又是什么?这是“物流”。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在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不久后,阿里巴巴集团CEO(首席执行官)张勇也对此做出解读:
围绕着“人、货、场”中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是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标志,而其核心就是商业元素的重构是不是有效,能不能真正提高效率。
效率,是新零售的核心。
那怎样才能利用新技术,提升这个时代的零售效率呢?
用数据赋能,提升“场”的效率;用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率;用短路经济,提升“货”的效率。
二、数据赋能
用“数据赋能”提升“场”的效率,是新零售的三大核心逻辑之一。
数据是新时代的“能源”,数据无色、无味、无形,却默默地“滋润”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让零售质变为更高效率的零售。
传统超市的交易结构是: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只要资金流的差价能涵盖信息流的成本,超市就有钱赚。
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闭环被完全拆开,并重新组合。
那其实单一的线上、线下都不能代表新零售,只有通过比较线上、线下孰优孰劣,研究如何利用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的提升零售效率。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正在用线上的数据强项,赋能线下的体验优势,从传统的“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流向“不卖货的体验店”。这种被线上赋能的线下零售,就是“新零售”。
正如雷军所说:
我们要从线上回到线下,但不是原路返回,而要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提升传统零售的效率,实现融合。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在互联网和线下,分别有什么独特性,借由这些独特性,又可以如何重组新零售呢?
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流,相对于线下,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那就是高效——又快、又全、又便宜。
而线下零售却有互联网无法取代的体验性,这种线下擅长信息流的“体验维度”更复杂、更多感、更立体。
由此,新零售的方向,必然是结合互联网信息流的“高效性”和线下信息流的“体验性”。谁能先想到怎么结合,谁就能率先开启新零售的大门。
(未完待续,近期将持续跟进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