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你快帮忙跟技术对接以下,刚小萌给我发来一大段截图,她跟技术根本没法沟通!”上司刚给我改完一个文档,随之就让我去帮忙。
“技术说让你直接跟他沟通,小萌说他听不懂!”上司又加了一句。
我跟上司确认了下最终任务,想要达到的效果。于是跟技术开始语音,大致问了下情况,理清了问题脉络,下午这件事就解决了。
是我有神奇的魔力吗?显然不是,要知道我刚入职场的时候,连什么是沟通都搞不清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是匹野马。这段时间,因为好几次同事都搞不定沟通的事情,让我出面,我才开始去思考,为什么呢?
1.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回到开始的这个例子,为什么别人沟通好几次,不得而终。而我去沟通的时候就解决了呢?那是因为我发现了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小萌工作存在失误,而我去耐心沟通,并且承认我方失误,技术也是能够理解的。
事实上,这个事情的目标是制作一个动图,替换之前的动态尾图。这个动图是技术方做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成品过来,并且换上去就好。
但是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实际上,技术好早之前就已经发给了小萌,而小萌却没有及时保存,并且替换掉,等到领导问起来,才发现已经被清楚了。无奈,又得找技术要。
而且还摆出了一个我是甲方,要你干啥你就干啥的姿态。这时候技术也不是吃素的,“明明就是你自己工作失误,还甩脸子给我看。那就拖你一阵儿,看你怎么跟领导交差吧!”
找到这个核心以后,第一步就是承认我方工作的失误,并且道歉,然后请对方帮忙解决。
小事而言,是小萌忘了存储图片,而往大了说,就是没有把工作放在心上。如果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不好,那跟别人沟通就没有基石,对方会认为你不靠谱。
“不靠谱”一旦成为职场名片,太多的沟通技巧也无法弥补。
2.寻找共同点 动之以情
实际上,与这个技术沟通,是我们部门的老大难。大家都觉得互相听不懂,后来我在无意中找到了窍门,总结起来,就是与对方形成共同体,动之以情。
第一次跟这个技术见面,发现我们的家乡虽然不是同一个省,但是地理上非常近,有些方言还有饮食习惯,都是共同的。所以沟通完工作以后,就会聊一两句。
其次是我们的年轻相仿,而且都在大城市漂泊,房子、家乡、奋斗......等等这些话题都会在饭局中畅聊,这时候,已经不是同事,而是朋友。
举个例子,有一次周六,我们急需处理一个作品,但是后台因为一些原因没法支持。正好我当班,所以果断语音过去,才发现,他正在的士上。
因为之前咱们有很多共同点,所以他答应回到家去帮忙处理,可是他回家还要约一个小时。正好我也没法处理,于是跟他聊起天来,原来他在大城市基本没有过双休、没有一起出去爬山郊游过,而老家有大别墅......这些家常拉起来,我们还顺带聊了下我们对这个产品的疗法。
因为跟技术对接的比较多,所以在平时我们作为甲方提出需求的时候,我也会从技术方去考虑,有什么难度。比如他能否及时调度下面的人?他是不是要加班很久?
还有一点就是细节。比如有一次群里面在讨论产品的更新版本问题,技术好久都没有回答。因为现在的工作群太多,所以我想可能是他屏蔽了,然后没有及时回复。所以我私信他,然后以朋友间的提醒:“哈喽,主任在群里说产品的问题哦,快快出现。”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我不是单纯的甲方,而是作为他们技术团队的一员。
所以呢!工作真的就是工作吗?并不见得,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跟你共事的这些小伙伴,也是活生生的人,都有悲喜的。
3.整合汇报 拿出建议方案
聊完了与技术对接得来的小经验,我对最近跟上司的沟通也有些反思。
以前,主任交代我什么事情去做,如果我遇到了问题,就会随时去跟主任请教和汇报,而且往往是一个个问题,零散地去问。后来发现,这样效率很低,而且主任有时候也记不住,我呢,一天可能会跑主任办公室五六趟。
后来,我渐渐地把问题整理起来,有些问题太过琐碎,就先写下来,而且会形成一类问题。这样,跟主任沟通的时候,自己会分几类去汇报。
其次,是要拿出解决方案。比如:现在某某工作的情况是,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如下解决方案,我个人建议.....这基本就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
比如写文章,题目往往是最抓眼球的,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我每次交文案的时候,都会列几个,争取从不同的角度,然后让领导去选择。
当然,这里的整合汇报,还有一些小贴士供参考。比如千万不要发语音,这样真的会浪费好多好多时间。
另外,群里沟通工作的时候,不要东一句,西一句,最好形成有条理的文字,如果能够形成word更好,这样,既方便对方了解,也方便自己以后加以总结。
我们总说,工作要找个自己喜欢的,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工作,你即使不喜欢其内容,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职场情商。就比如这篇沟通小窍门,只要处处留心,自己就会慢慢成长,然后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