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6日,早上5时许醒来,便听到了鸟的鸣叫声。我们所住的汉庭旅店,地处市中心的王府大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铺林立,街旁唯有疏落的梧桐,何来鸟声?我百思莫解。
漱洗毕,见他们仍在酣睡,我悄悄的开了门又轻轻的关上,便从5楼下到1楼。睡眼惺忪的值班服务员听到响声,睁眼看见我,柔声道:“先生,早晨!”
“早晨!”我说,“请问这附近有公园吗?我想出去走走。”
“没有。”她肯定地说:“这是市中心。”
我不再与她多言,从侧门出去,沿着石鼓路往北走。或许还早,街上显得十分冷清。我走到石鼓路与莫愁路的十字路口,看到街边较宽畅处,一字儿摆开几家早餐档,整然有序,毫无乱象。
奇特的是,前为餐车,车上立一玻璃橱柜,分格摆了煎饼、油条及数种包点。车旁用凳子承起4个大鼓似的锑煲,一个装茶叶蛋,其余3个分别装满了热气腾腾的白粥、红米粥、小米南瓜粥,又都熬得糜烂,稀稀的。
做生意的,每档均为一男一女,年龄相仿,看上去当是夫妻档。他们面对餐车,招徕顾客。而在他们的背面,铺垫着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摆放着十余种小菜。顾客买了粥,便坐在小矮凳上吃,用小菜的,就拿公用匙子舀,各取所需。吃多吃少老板都不理会,只要你给那4块钱一份的粥钱即可。
通过早餐档,我沿着莫愁路往西走,路边的一间报刊亭已开档,我买了一份南京晨报,随即问老板:“您好!请问这附近有公园吗?”
老板挺热情,笑了笑,说:“你再往前走上200余米,就是公园。很多人在那儿活动的。”
我谢过老板,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忽闻阵阵鸟声。我赶紧循声而去,当我走进公园时,看见一些老者手托鸟笼,在幽静的小径或宽畅的场地上,走来走去。哦,原来他们在溜鸟。
另一些人呢,干脆将鸟笼置于绿化带上,或挂在路边的树桠上。
人们则在不同的场地跑步、舞剑、打拳,有的则三五成群坐在青石板上闲侃,聊得正欢。公园内一片宁静,祥和。
我在鸟儿婉转的鸣啼声中,用心数了数,竟有100余笼。我问一个面相和善,满脸红润的老者:“先生,请问这笼起来养的,是画眉鸟么?”
他极和气地说:“是呀,画眉。”
这么多善鸣喜斗,鸣声婉转的画眉,难怪唱个不停。
哦,原来我早上听到的鸟声,正是这些溜鸟人早起托着鸟笼,路经旅店时,这画眉兴奋地发出的声音。
我曾经留意过《辞海》上画眉这一条目,其意一为以黛饰眉;其意二为动物名。这画眉鸟属鸟纲,画眉科。体长约24厘米。背羽绿褐色,下体黄褐色,腹部中央灰色,头色较深而有黑斑。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呈蛾眉状。常活动于低密树林中,食昆虫和种子。
这自由之鸟,一旦被人捕进笼里,就失去了自由,可它还不忘自己生来爱唱的天性。
这世界有人忙碌,也有人悠闲。南京人又何尝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