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啥不想做饭?

        最近,朋友米粒在聊天时抛出了一个话题:不想做饭。

不想做饭


        身为女性,我们几个朋友颇有同感。这其实是很多人的想法,那么,为啥不想做饭呢?这可是个大事儿,每天都得吃饭啊!

        我想了想,不想做饭除了不擅长做饭,对做饭没兴趣,没有成就感之外,主要是一些心理上的原因:

01

        做饭做腻了。

        一个做厨师的人说,真的不想在家里做饭。实在是做腻了。厨师不想做饭,大概是工作时间太长,每天呆在厨房里,闻味儿也闻够了。同样的事情做久了,都会有这种反应。

不想在家做饭的厨师


        还有一个女同事,说到做饭她就发愁,说做了几十年饭,在自己家做,去婆婆家做,走到哪里都是那个做饭的人。所以在单位里,偶尔有人建议煮个方便面吃,她都不想弄。说这辈子做饭做怕了,只要能吃现成的,哪怕味道差一点也没关系,不让我做就行。

方便面也懒得做


        干啥干腻了,都会想逃离。

02

        烟火气也很俗气。

        如果你是浪漫之人,多半不怎么喜欢做饭。

        “你走也是诗,躺也成文,怎有烟火浊了身。”人们赞美人间的烟火气,可一头扎进厨房,就真真是浪漫不起来。

        不做饭,又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普通人恐怕不行。这只存在于电视剧里,那些剧中人,打扮得美美哒,十指不沾阳春水,每天只需要想着怎么恋爱、怎么享受生活就好了。

神仙姐姐


        可是,我们不是仙女,不是明星,就不得不面对俗气的日常。

        有人也会嫌做饭这种俗务浪费时间而不想做饭。

        一对教授夫妇,一辈子在食堂吃,家里不开火。为得就是能够节省时间,用来搞科研。

      食堂大家一定都吃过,再好吃的食堂,吃过一阵子也觉得都是一股子味道,饭菜的可辨识度很差。只能说能吃饱,绝对谈不上香。

千菜一面的食堂餐


        为了省时间,这对老夫妇坚持几十年不做饭,也是可敬了。

        一日三餐,确实会占用人大量的时间。对于专注于事业或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的人来说。每日到点儿就得考虑买什么菜、做什么饭,就会感觉是对自己时间的一种剥夺。

        有个朋友,从来不做饭,专注搞事业。每天带着孩子点各种外卖,也吃得挺开心,连孩子也习惯了,“妈妈,今天点什么外卖?”。

搞事业女性的外卖


        当然,每天点外卖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比在家做要贵得多。但她从来不节省,“能花才有动力赚嘛”,她事业做得确实不错。

        让别人替你做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在管理学上叫授权。可是,这或者要有经济的保障,要么有家庭的支持,不管哪种方式,多少都要让渡你部分的自由。

        比如你点外卖就要承受外卖可能没那么干净卫生的一个结果。如果你请别人代为做饭,也得能够接受别人介入你的生活,多一份人际的麻烦,以及你的自由意志受到影响。

        有个同事在家里都是婆婆在做饭,早、中、晚三餐准时奉上,确实不用自己动手,可唯一的一个不足就是你只能接受别人做的,你想吃的别人未必会做,做好的你又未必喜欢吃。

        看,有人做也会有烦恼。

        肉体需要一日三餐,精神也要吃饭。而我们大多数人,被做饭这种事占用了太多用来精神成长的时间,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俗人。

03

        女人不想做饭的理由或许是因为感受到不平等,为什么做饭的总是我?

        有人说,人间最好的味道就是:柴米油盐、人间烟火、有人做饭、有人等候”,那么,是谁在做饭,又是谁在等候呢?

        我想这一定是男人写的,一个不用沾染油烟味的人才会这么浪漫。

        就好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城里人,到落后的乡村,处处都觉着新鲜,因为只是去旅个游,看到的都是风情和浪漫。土生土长的村里人,眼见的都是苦和累。

城里人的浪漫,村里人的累


        中国的传统中,一般男人不做饭,只负责出钱。也不洗碗,吃完饭沙发上一躺,洗洗涮涮全是女人在忙活。一顿饭下来,耗费不少时间。   

        甚至在有些落后的农村,女人做好饭后,先紧男人吃,男人在炕上吃,女人只能搭在炕边缘上凑合吃一点。

女人不上桌吃饭的习俗

        现在的家庭里,多数还“坚守”着这样的传统。

        一个姑娘说,在家里都是她和妈妈做饭,爸爸和弟弟家务一概不做,心里及其盼望未来的老公是个喜欢做饭的人,结果,还是找了个不爱做饭的老公。

        其实,在中国,大概率能碰上的是不做饭的老公。宁愿饿着也不动手的人大有人在,大男子主义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这些人的脑子里。没有个几代人甚至更多代人是完不成这个进化的。

        我曾看见这么一件事。早下班回家的男人坐在院子里和人们一起侃大山,聊到很晚也没有回家的意思,当疲惫的妻子下班回来出现在院里时,男人冲着妻子说:晚上想吃手擀面,好久都没吃了,做点辣椒酱。

        妻子没好气地怼他:想吃自己做去。男人嬉皮笑脸回道:我没你做得好吃,快快快回去做,啊!边说边把老婆推向家的方向,老婆翻了个白眼,悻悻地回了。

        可以猜见,男人肯定吃上了想吃的手擀面。以爱的名义和姿态把女性绑架到灶台前,是许多“恩爱”家庭的主要生活模式。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多数女人就是这样被困在一日三餐中,在厨房和婴儿房里慢慢变老。

04

        当然,中国也有部分地方男人就是做饭的主力。

        上海是个对女孩儿很友好的城市,很有吸引力的一点是在这里多数是男人在做饭。他们对于做饭这件事儿的态度很可爱。

男人做饭

        我在那里读书的时候,学校里有个收取电费的管理员,每次学生去得稍晚一点儿,就开始叨叨,哎呀,你这个同学怎么不早来呢,我一会儿回去还要买菜烧饭的呀。

        看着那个着急的样子,好像烧饭是什么头等大事,而且人家内心里也不觉得男人烧饭是件丢人的事情,可见这个地方对女性的宠溺。

        在那里,女性大多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捻熄灯,有人共你书半生。

05

        人们不想做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累,身累,心累。尤其是担负做饭重任的女人。

        知乎上,有一个女生理性分析了下做饭这件事儿,觉得超级不划算。

        一个人的时候,花自己的钱,做自己的饭,做一点家务。

        找个人结婚,钱一起花,做两个人甚至更多人的饭,有做不完的家务。

        结论:结婚怕不是傻了。

知乎女孩的理性观点

        在那些平等的家庭里,男人女人都可以是做饭的那个人。

        这些年,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和做法稍有好转,更多有着民主平等思想的男性也加入了做饭的行列。

男人女人一起做饭


        通过家里谁做饭,就能大概判断一个家庭的民主程度和整体氛围。

        有句话讲得好:爱的另一个名字,是做饭给你吃。而爱一定是相互的。

        今天你有空你就下厨,明天你累了我来下厨。或者我们一起做饭,你洗菜的时候我切菜,你煮汤的时候我炒菜。你做饭了,那我来洗碗。

        这样平等有爱,谁会不愿意做饭?毕竟,民以食为天,人每天都要吃饭。

        爱是付出,也是收获。一方无休止地付出,另一方无止境地索取,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时间久了必然是,付出的一方怨气不断,索取的一方耳根也不得安宁。

        亲爱的你,也不愿意做饭吗?不爱做饭的你,属于哪一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