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何而来,要去哪里?几千年来,在不同文化背景,各个发展年代,各自认知方式下,人们表达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道家的答案是,源于道。
至少目前,这个问题是没有明确可证明答案的。囿于自身的局限,生活在无穷大的无穷小们,如何搞清楚无穷大有多大,无穷小有多小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法公理化地将世界用数字化了,几千年不朽。
被后人神话的道,或佛,其实从一开始,完全是非常谦虚认真专业地说明人应该如何活着。天下治方术者多,皆以为其有为不可加。如此多的牛逼人士,都以为自己牛逼得不行。那么牛逼的人们,应该如何牛逼才对?你是神人,至人,圣人,还是君子?又有没有做到自己该做的?尊重自然,逻辑地,严谨地,公正地,仁慈地,格物致知。
可以感觉出,百家争鸣的时代,道家对统一的渴望。嘈杂之声,各自为政,孰对孰错?这个心声,也是百家心声的代表。中国的统一,不是秦皇,也会有别人,这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所致。
我们源于自然,也将归于自然。
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 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 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 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 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 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 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 ,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 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 ,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 有之;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 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 》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 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 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 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 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 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 将为天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