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厂“二元制”的启示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
在周轶君导演的《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对德国教育的采访这一集中,介绍了德国作为制造大国,会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进行职业教育。
记录片采访的这所职业学校是培养IT相关人才的学校,在学校的正门有醒目的宣传:“十件你不需要天赋就能做到的事”,对应是十个德语单词:友善、同理心、好奇心、理性、问问题、开放的心态、考虑周到、准时、帮助他人、感恩心。这些词语大都与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而真正指向具体工作、效益效率却只字未提,要成为一个合格的IT人才,首先不在“技法”,而在“心法”。
德国制造为什么如此盛名?核心就是他们实行的“学徒制”,学徒制度在德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们称为“二元制”,二战以后,“二元制”成了德国工业重生的基础,他们一边在职业学校中上课,同时也在对口的企业中真刀真枪的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成为熟练技术工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对口的高素质劳动力,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在企业接受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实践培训,师傅不仅传授技术,更传递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培养了学生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使他们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品质,为德国工业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导演在德国一家老牌玩具工厂参观,很多学生来工厂实习,工厂会给他们发每月800欧的薪水,毕业之后,他们就可以来工厂工作了。德国的失业率比较低,企业为了培养员工竭尽全力,选派最优秀的师傅带徒弟,积累了经验以后,学生也可以再去上大学。德国工厂尤其强调“做”,他们认为做是起点,也是终点,只有去行动、实践,才能发现问题,犯错误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允许员工以独特的方式探索和学习,以自己的方式犯错误,在犯错中不断纠偏,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做的方法和经验。
职业教育系统完全和企业对接,为企业培养对口人,不仅为学生谋求了未来的职业之路,也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建设者。
这种“二元制”实际上在很多领域都适用,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育,师范院校培养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学校当老师,还要依赖学校从基本常识开始进行培训,不仅增加了学校管理的成本,也给初当教师的年轻人带来巨大的挑战。师范院校如果主动与学校对接,帮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早介入一线的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为从业学校管理减负,更为教育对象带来有质量的教育。
我想,如果从体制上要进行改变有难度,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有规划的青年人,也可以从大学开始,寻找实践的机会,为将来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是起点,也是终点”,我想,这不仅适用制造业,也适用于其他任何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