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社会后,我经历了两次朋友圈的大洗牌
在而立之年的这个时候,遇到的及其引起的波澜真的挺大的,我也没想过电视剧中那些主角勾心斗角的狗血剧情会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且我是旋涡的中心。
事情来得很突然,也就2个星期内的事情,当然对于我而言,每天都像坐过山车一样面对种种的讽刺和刁难,还得处理各种因此发酵出来的事情。
现在事情开始淡去的时候,我能静下心来总结问题的核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随心而写,未必正确,但还是值得推敲。
远离的第一种人:虚张声势的人
—— 越是没有实力的人,就越会虚张声势
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打造自己成为所谓的高知或者KOL,通过快速复制和找相应的案例,花些心思和时间并不难达到。而这样靠包装,靠卖弄吹嘘出来的固然不能排除中间是能有我们值得参考的东西,但假如自己把持度不足或者容易受他人影响的话,建议还是远离这类型的人或者信息源。
有个常常吹嘘自己的朋友,在一开始相处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个”宝藏男孩”,资源很多,只要能加以利用便可转化很多实质性的东西来。但对接了几个活儿下来,合作方都会透露出其并没有核心或者实质性的内容能提供,虽然包装很好,但并没有数据能说话。
但该朋友继续采取其虚张声势的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 譬如在朋友圈发布一些随便在知识平台就能获取的干货作为自己的分享
- 譬如将自己跟某企业的策划案封面发给无关的人看
- 譬如将其帮某企业上课的内容发给无关的人看........
当然,无可否认,在现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还是会很直观地会被包装出来的东西所吸引,该朋友所做的事情也不排除会使机会主动上门。
那,为什么要远离这种人?
—— 要知道,其实并没有谁比谁傻。包装能为你带来敲门砖和踏脚石,但要是你名不副实的时候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而人们往往又会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来判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以一旦遇到这类型的人,如果你不能保持清醒的自我,那么,请远离。
远离的第二种人:认知不对等的人
这里所说的认知不对等,是从判断人的三个层次来衡量:
第一层:外在打扮、言行、举止
第二层: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人际关系、家庭背景
第三层:价值观,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认知
一般我们与人交流的时候通过第一、二层的判断,基本就可以了解到第三层是否能跟你在同一个层次聊下去的了。
曾经我一个合作较为亲密的拍档,其实在上面判断的三个维度而言,我都很清楚我并不能跟她同一个频道沟通。但我天真地以为我能有足够的包容性和能力能解决我们合作中的问题。
但真系在实际工作中你会发现,基于根本不是合适的人的时候,真的会发生很多无能为力甚至自我怀疑的事情。我一度被该搭档使得我为了补其不足,勉强自己做一些不是我所能做或者所擅长的事情,甚至陷入了一个“我究竟在做什么”的一个怪圈。当我努力想推进项目前进的时候,对方却会在家里睡懒觉。
.......诸多的小事汇集在一起,使得本来好朋友的关系都破裂,对方甚至视我为仇人,当然,我也倍感委屈:明明自己已经如此努力,为什么对方还怪我?
相信类似这样的经历很多人在交友过程中也会遇到。
但当你清楚意识到 " OH,原来我们认知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的时候,其实所有的小事都会释然了。
——根本没必要跟自己认知不同的人计较。
给自己的提醒
时刻想好自己的初心,保持自我前进的节奏而不被任何人打乱,这样是使得自我心灵洁净的一个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