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慧玮
很多人多少都有点拖延症。拖延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习惯上很懒,也可能是能力造成的畏难,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抗拒。就我个人经历,我上高中的时候,做学校作业之前,经常要打开抽屉看好长时间的小说才不情不愿地开始。明明知道这样不对,还是长时间这样。后果就是在睡觉前完不成,得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补做,要是起晚了,还得去学校抄同学的,否则交不出作业。
后来工作的时候,好像没那么严重的拖延症。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工作内容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动力充足,另一方面长大了得独自生活有意识要照顾好自己,不愿意牺牲其他层面的东西来拖延,因为拖延是要偿还的。
虽然体验过在最后关头赶工时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但是长期养成这样的习惯,一定会扰乱自己的作息,增加无数次瞬时的心理压力,降低自己的综合能力,甚至最终耽误了事情。所以,工作上,以及其他麻烦的事、不得不做的事,我会尽力去开始和完成,因为熬过去确实会收获内啡肽,感到从容和快乐,掌握了主动和自由。
但是最近几年,我常常面对完全毫无头绪、没有任何的解决思路和方向的问题,我会拖延很久很久。个人认为,这也算一种自然的保护机制,在毫无先验可鉴的情况下,拖延确实是一种对盲目冲动的抑制。但是很快我发现,冥思苦想往往也是徒劳无功,还白白消耗气血。
所以这时候,我尝试过,认为该做的不是静态的收集信息和思考,而是去做其他的方面的行动,让自己可以运动起来,活动起来,运转起来。身动,这样反而心可以松下来,静下来,从死胡同里走出来。
即便是通过行动去排除那些早就猜想不适合的方向,即使是随便做做其他无关的事情,也可能无意中会触发灵感的机关,从而让之前拖延的事情有所推进,让全新的现实有可能被开创,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拖延症的一点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