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一、设计评价体系的参考标准
1、当今中国的评价体系:
中国当今评价设计采用的参考坐标是从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及艺术性上去进行考察,这三个方面包括了技术评价、功能评价、材质评价、经济评价、安全性评价、美学评价、创造性评价、人机工程评价等多个系统。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沿用的评价标准及其量次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2、各个国家的详选标准:
(1)台湾地区《工业设计》杂志第73期报道了“世界各国有两设计评选标准”,其资料来源除了取材自日本《Industrial》和《Design News》杂志,还包括了它主动对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奖评选机构进行调查的结果。
鉴于德国的IF奖的评选标准和项目最为全面,调查者便以此为参考坐标,将各个国家的评选标准进行课比较和统计。
德国的标准共包括:实用性、机能性、安全性、耐久性、人机工程、独创性、调和环境、低公害性、视觉化、设计品质、启发性、提高生产率、价格合理、材质及其等15项。
(2)各国比较的结果表明,其中有8项标准的认同率在50%以上,首先是机能性与品质(100%);其次是造型优美、视觉化、独创性(87%),提高生产效率(75%),安全性(67%)等标准;在环保意识抬头的情势下,材质运用、耐久性、实用性(60%)、调和环境(53%)等因素显然也占重要地位;而产品的启发性、价格合理、人机工程、低公害4项标准也获得了47%的认同率。
3、各国参考标准的共同点:
(1)对这些多项标准,不同类型的设计各有其偏重,如产品设计特别强调技术,广告强调信息,室内装饰强调空间,包装设计强调保护功能等。
(2)对于具体的某一设计而言,全面考虑其相应各项评估指标是十分必要的,单是满足一个或某几个评估系统并不能保证整个设计的成功。(协和式飞机的例子)
(3)对同一设计品的评价,由于批评者立足的差异,因此可能采取不同的尺度,如设师强调创意,企业强调生产,商家强调市场,政府强调管理,然而标准的分离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设计者与使用者参照标准的反差。
著名的普鲁依特—艾戈住房工程。山崎宾为了表达对于现代主义精神的坚定立场,采用了典型的现代主义手法来设计这批九层楼高的建筑。这批住房在完成时备受好评,美国建筑学会的建筑专家给它评了一个设计奖,认为这项工程为未来低成本的住房建设提供了一个范本。然而与之相反的是,那些住在房子里的人们却感到它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这个高层住房设计被证明不适合那些住户的生活方式:高高在上的父母无法照看在户外活动玩耍的孩子;公共洗手间安置不够,使大厅和电梯成了实际上的厕所;住房与人不相称的空间尺度,破坏了居民传统的社会关系,使得整个居住区内不文明与犯罪的活动泛滥成灾。后应居民的请求,政府终于在1972年决定拆毁这个建筑群。
普鲁依特—艾戈工程显示了住房在被居住之前,建筑专家们是怎样评价设计的(根据静止的视觉标准)和怎样认为它是成功的。普鲁依特—艾戈工程的居民则是根据住在房子里的感受,而不是仅从它的外表来形成自己的评价。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造了许多不成功的高层建筑街区,其失败集中表现了设计者与使用者的批评标准是如何不一致。由于运用效果图这种手段来确定设计,带来了制作和策划的分离,以及后来设计和使用的分离。这也造成了对设计进行评价的两种分离标准——设计者和产品使用者各自不同的标准。现代产品设计主要是依靠模型。模型能够进行更大规模的产品实验,并创造增进生产的可能性,但经常也会产生一个结果,即满足人们的需求方面出现偏差。自工业化后,全部产品设计都具有设计和制作严格分离的特征,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批评标准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