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次晚餐时分,便是检验一天所学的时机,也是读书成果的汇报之机。当然了,我说的是在非正式场合的汇报,那一定是加了“嘻嘻哈哈”的。
吃饭,喝点小酒,祝酒词一定是带上了每天的所学,反正能够引用就证明没有白学。
比如:立志潜修是关键,但还要看是否有缘有分,那么有缘有分有没有,全看这杯酒;你喝了几杯了,是不是渐进如来了?现在都是自己培养自己,我先给自己喝一杯……
读书,是怡情。大笑,也是怡情。
每顿饭必笑得眼泪花流,才罢休。
02
孙悟空回花果山的第一件事就是与魔王的斗争,而魔王住在水脏洞。水帘洞与水脏洞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孙悟空没有去修行,那也会活成魔王的形象,所以,修行归来,牛魔王的斗争,就是去掉心中的魔,它不会活成魔王的样子。它们离开时,“把那水脏洞烧得枯干,尽归了一体”,这把火也烧去了心中杂念。
这是孙悟空的第一次实践修炼。虽然它在听到魔王欺负众猴时,不由“心中大怒”。而喜怒哀乐都是无善无恶的,看发挥得是否恰当。一个人能可以怒,也许会去把人打一顿,也许会咆哮一阵,也许可以深呼吸,克制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换一种调侃化解的方式,自黑或自嘲,这就显示了一个人修炼境界的不同。
人的修炼,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如歌词“每一次,都在孤单徘徊中坚强”一样。魔王的选择成了魔王,孙悟空的选择成了孙悟空。
03
孙悟空荣归故里,有了大刀,起了杀心,就有了防人之心,便去造兵器,买兵器,不断形成了“一统”的局面。众猴其实是孙悟空的念头,它们的想法也代表孙悟空的念头,它认为可行的,便去执行。是不是“行者孙”也是这样得来的呢?
至此,美猴王变成了“妖王”。
它身边的四个老猴,是顺臣,将孙悟空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发展。
去龙宫寻兵器,其实是抢兵器。孙悟空由客气变为不客气,得“如意金箍棒”。这金箍棒到底是龙王还是孙悟空的呢?天意如此,因为孙悟空到来,这个金箍棒本来是一个定子,这几天霞光艳艳,瑞气腾腾。这是凑巧中的天注定。宝物也在寻找主人,主人在寻找宝物。这个神铁定子,于龙王的意义不大,只有孙悟空可以“调教”它,可长可短,就这样得了这件宝贝。
贪心的本性又显露出来,它还想要一身相配的衣服,从西海龙王那里得到一副披挂和一副锁子黄金甲,北海龙王那里得到一双藕丝步云履,南海龙王那里得到一副凤翅紫金冠,完成了自身的改头换面,也完成了一系列的自我认可。
一个贪婪不讲礼节的孙悟空,一个卖弄炫耀的孙悟空,一个活得膨胀的孙悟空,皆有“一颗魔心”造就。也预示着它还需要一段修行之路,还需要经受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