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
这是一本比较薄的书,很偶然的一个时机遇到并买下,在这本书之前阅读《华夏的边缘》(王玥珂)给我带来了费力之感。因为那本书的深度和范围超过我的边界,对于人类学而言,我不是特别理解那些有关于族群 记忆之类的研究方法。
我不曾想到的是《神堂记忆》这本书和我生活并居住过的一个地方有关,在时间过去了二十年之后,我得以通过一本书重新去回忆那个曾经被我深深厌恶的地方。
我以为那个地方不会再出现在我眼中,可是还是碰到了。在那个洮河、夏河和渭河三江汇流之地,通过一个姓氏而引发一个村落的历史。作者景军的文字写法让我初初以为这是一位西方的学者。因为从文字风格上来讲,不像是大陆的学者所为。而这也成为更吸引我的地方。
作者是1989年6月初此到访那个地方,此书成于1992年---1994年之间。而我到那一地的时间在几年之后。我现在通过此书完整的了解又是二十年之后。从这本书的时间来看,时间,在乡村的土地上行进的特别缓慢。
那个地方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贫穷。我曾经以为在中国吃饱饭已经是简单无疑的事情,不过到了那里,我才第一次知道吃饭是大过天的难题。从无数的荒山中穿行,一路所见只能看到大山林立,在达到称的上是一个小镇的地方,我看到沿街叫卖各式刀具的摊档。也是从那是我才了解什么是英吉沙 藏刀 蒙古刀,走在冷兵器林立的小街上,是无论如何不会有现代感的感觉的。
在那个群山环抱的地方的第一夜,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彻夜难眠。那时的一个少年是无法想象以后的岁月如何与这样的黄土发生联系。我甚至再 想:是否这人生就在此群山中终老。不甘 不甘。
也是在那个地方,我认识了贫穷 认识了野蛮 认识了人的一生不能是天天蜷缩在墙根下晒太阳,吃一个烤土豆就觉是人生的极限。
现在我再看这本书,距离我到达那地还要早几年,可是据我的了解,那片土地的时间缓慢得超过我的想象。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时光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