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放假前一天,正值周六,似乎和我相熟的人,都在这一天办喜事,于是,我就远程见证了一个订婚宴和亲临一个结婚宴。都是1992年底出生的女孩,都是经历多年的恋爱。
一、订婚宴
今晚的订婚宴主角的她,是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大学里和男朋友由相识、相恋,到订婚,谈了七年恋爱,早该结婚了,可是由于男朋友博士没毕业,无心思结婚。等男朋友毕业了,又遇到全球的新冠疫情,又被拖了两年。
她爸妈在国内,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期,是没办法去澳大利亚为她举办婚礼,没有爸妈参加的婚礼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办隆重订婚宴,以表示双方家长对两人婚姻的接纳和重视。
新冠疫情下,州政府规定聚会人数不能超过100人,由于来宾都是亲戚、同学和同事,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于是两个年轻人决定不收红包,并告诉来宾,来参加就好。自己制作请柬,对年轻的朋友发电子请柬,对长辈则打印请柬,亲自送上门,诚挚邀请。
身在异国他乡,她也就没有太多的规矩,没要求彩礼,不计较嫁妆。他们早已同居,有房有车,有工作。在澳大利亚,事实婚姻是被法律认可,办订婚宴是为了让双方的亲戚和朋友见证,分享他们相爱的喜悦,接受大家的祝福,也是生活应有的仪式感。
早在2个多月前,她就预订了今晚的宴席,这里刚好是100人的室内座位,符合规定的聚会人数,还有室外的观景台,虽说还处在疫情管控时期,但包餐开宴席的人不少,一直排到2个多月后的今天才有空档。疫情使人们没法外出旅游,因此聚餐就变得更多了。
今天上午,她和未婚夫到粤式酒家吃午饭,吃了“烧鸭腿”和“炒牛河”,那是广州家的味道,是从小到大一直有的记忆。平时吃多了澳洲龙虾和牛羊肉,每当吃到“烧鸭”和“炒牛河”就格外想家。她登陆澳大利亚12年多,澳大利亚已成了她第二故乡了,熟悉第二故乡,忘不了故乡。
午饭后,去美容院按摩、化妆、弄头发,一番整理后,换上晚装、头饰、耳坠、项链等,她像换了个人似的,高贵、美丽、大方......
订婚宴花费的不多,除了100人宴席费用,就是准新人的衣服和手饰。西式的餐桌长条形,不需要指定坐位。包了一家餐厅,因地形拼摆长方桌上,每隔3个座位就有一束白色鲜花,应她的要求,配上了粉红色花朵,以符合华夏文化中喜庆的红格调。
在酒家玻璃门上贴个自制牌牌,大家知道是谁的订婚宴,没有婚庆公司,只有准新人在招呼来宾。菜式是6人份一碟,吃完一道上一道,酒水是固定几款鸡尾酒和果汁,宾客自取。
大家吃好喝好,也花了一晚上时间,送走最后的客人,也到零点了。她感觉肚子饿了,就吃甜品面包,给国内的爸妈发相片。现场还请了两位摄影师,后期制作特辑可留做纪念,发给国内亲朋好友,告诉大家:她找到了伴侣,把自己嫁了。
回家后就是卸妆,上妆要多久,卸妆就要多久,直到凌晨三点,才上床睡觉。订婚宴总算圆满,比预期的要好,这就心满意足了。
二、结婚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