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店铺里的黑科技,为啥顾客不想尝鲜?
最近和一个运营无人店的小伙伴聊天,聊到了他们最近研发的一项新科技;这个小伙伴反馈说这项科技推出后的效果不好。
为什么效果不好?
我和他一起探讨了原因,发现原来所谓“无人”的噱头,由此引发的话题固然对宣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科技本质上还是要服务于“让客户的购物体验得到提升”。
新零售界每天都有新理念、新技术包括市场竞争手段等出现,哪些才真正能留住客户呢?
(一)那些针对顾客真正需求所设的技术-杜绝聪明反被聪明误,创新过度的“黑科技”
第一个先来说说现在最红的生鲜店——盒马生鲜。
盒马生鲜是阿里推出的第一个新零售店,谁能想到,这个做电商平台起家的公司推出的第一家超市就这么火。又新鲜又快速的服务加上独有的黑科技,很快就抓住了一大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懒宅青年的心。
在盒马里,不仅抬头可以感到很多"人性化"的AI服务,比如像刚进店就可以看到的头顶上的自动分拣导轨,产品种类也很多,比如有食品区、餐饮区、水产区、蔬果区、冷冻冷藏区、烘焙区。
海鲜区是盒马的一大特色,大部分海鲜的价格还比较亲民,在海鲜区还可以看到贴心地写着“可以现场烹饪”字样的水产品,而这些都能现场加工的。
至于盒马的缺点嘛,网上经常会有人吐槽:“人太多”,虽然是自助收银,但也要排长队才能被分到到一台结账机,而且结账的时候,并不是全无人的,还是会有超市员工在旁边“监督及指导”。这是事实,不过,我们现在毕竟还处在“无人”的婴儿期,从有员工到半无员工,再到最后真正的“无员工”,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培养适应其成长的土壤的。抛开这个问题,其实盒马在打造“恰到好处的黑科技”方面,已经算是做的很好的了,配送,供应链等方面的赋能让一切看起来既出人意料,又意料之中。
事实上,最近一年无人零售发展迅猛,但比起它们真正能产生的利润,很多人关注更多的是无人货架或者说无人便利店身上的科技范网红属性,也因此很多跟风入行的人,目的并不单纯,他们往往只是为了做大规模,补贴、烧钱换流量,却忽视了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忽略了人性的重要性,因此他们的科技很容易就会让人觉得不接地气。
人们对科技创新的疯狂和对创新所带来利润的贪婪,很容易会使人忘记了“过犹不及”和“本末倒置”的最简单道理。所以,我自己这么觉得,很多企业确实没必要打一些莫名其妙的牌,没必要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
(二)快而优,能够使顾客有“幸福感”购物体验的技术
想要让顾客在购物的时候有更好的体验,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沃尔玛最近出的”扫码购“,也蛮火的。和很多大型商超的“故步自封”相比,沃尔玛很讨巧的选择了与时俱进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扫玛购”,顾客就不需要在收银台前排队,也没必要载APP,只要打开手机,在店里的任何位置扫一扫商品条形码,就可以自助完成付款。
在店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在小程序里扫描后,把物品放入购物车,就可以接着选下一件商品。选购结束后,在小程序上点击付款完成买单。小程序首页下方会有一个出场码。快速又方便。离店时只要将出场码对准通道屏幕下方进行消磁就可以了。
出门的时候,除了可以看到出场码扫描机,用户离场时必须拿出订单支付结果给机子扫描,然后再把相关物品放在消磁机进行消磁才可以出门。整个过程中,会有超市人员在旁指导操作。他们除了指导操作,还会核验消费者结账时的商品件数。但因为此,正好也暴露了一个缺点:自主结算的技术还是需要在完善,目前还不能做到是商品无漏算或遗失。
新零售最核心的其实就是提升两方面的效率,一个是物流,更快的把产品到达用户的手中,另外一个是信息的传递,这本身是能够帮助店家进行资源的配置以及提升用户体验的。
(三)如何有效的留住顾客的技术
新零售业还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科技把每一次顾客接触,都变成顾客转化。
Amazon Go 应该说是无人零售的鼻祖了,“即拿即走”的无感购物体验让亚马逊有了不错的口碑,但Amazon Go 这种太放飞用户的模式其实是很难在中国市场生存的,因此,它国内的“模仿者”淘咖啡与Amazon Go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结算方面上,前者的结算是在一个特定区域,而后者则是在货架上即对商品进行识别,这也是出于对中国消费者的考虑而作出的必要调整。
最关键的是,Amazon Go的价格非常高,一个Amazon Go可能就需要几千万美元的投入,尽管如此,Amazon Go 依然存在技术上的一些缺陷会影响顾客体验,这些都导致了Amazon Go 很难规模化复制。
人都有猎奇心理,喜欢看新鲜事物,想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消费者维持住这种新鲜感。在这里举一个传统餐厅的例子:海底捞,很多人去海底捞不只是为了用餐,还有些是愿意去看甩面表演的,虽然几乎每天都一样,但大家就是喜欢看,不管爱不爱吃,也总会点上一份面。
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这似乎是有上进心的,但随大流,起大哄可能就有些从众心理了。比如共享经济,继共享单车后,无数创业者试足共享经济,衍生出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纸巾,共享女友等项目。但这些项目基本无准入门槛,很容易就陷入无序竞争,最后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备受诟病的“共享单车”事件还在持续重演。
很多成功的企业靠的并不只是表面上的随大流,而是扎扎实实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或是提出一种崭新的消费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