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至理名言里包含着深刻的人性。
有时是初始时想得美好,做得努力,越到后来却越发现事情复杂艰难的超出了想象,于是难以走到终点。有时却是初始时扮得美好,演得热烈,越到后来却越各自露出本性,巴不得事情不能成功,以便更好地谋求个人利益。
为了同一个目的,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齐心协力,真的很难很难。
汉末的十八路诸侯联合讨董的故事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曹操逃回了陈留,开始筹划这件感动自己、感动天下、感动后世的大事——召天下义兵,共诛董卓,拯救汉室。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的事情,想想都不禁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想做大事,先拉投资。曹操首先找到一个天使投资人——本地孝廉卫弘,获得了一笔庞大的启动资金,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他深谙广告的艺术——把事情搞大的艺术,竖起一竿旗,上面只书“忠义”二字,别无他话,立刻就号召来了一帮精兵猛将,如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忠义人士就喜欢这范儿,不喜欢废话啰嗦,喜欢啰嗦的,血只是温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这个主意变成了司马懿的计策,实实在在属于剽窃创意、侵犯版权。
同时曹操自作主张帮天子写了份诏书,并将这矫诏发往各处。从京师逃亡出来的,身上携份天子诏书不是很正常吗?曹操觉得很正常。他深知诏书的意义不在于真假,而在于别人信不信。真的诏书,别人不信也会变成假的;假的诏书,别人愿意相信也会变成真的。他们会选择相信的,曹操坚信。
果然,接到矫诏的各镇诸侯纷纷起兵响应。当初只身一人逃亡出来的曹操,成功地把事情搞大了。
一士之火,可以燎原。
不得不说明一下的是,曹操当时还属于小字辈,真正的大佬是各地的刺史、太守们,以及四世三公的二袁。大佬们都来响应这个小字辈,不过是曹操狐假虎威。因为首先响应曹操的正是其发小袁绍,袁绍有四世三公的背景,所以大家很给袁绍面子。另外这名义上是为了“天下”,为了天子,而非为了曹操。一个人要懂得借势,曹操显然是个中高手。
不管是谁的面子,只要借此成功把大家召来,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曹操感动得热泪盈眶:汉室复兴有望了!
共有十八路诸侯会师,共讨董卓。
群雄兵压洛阳,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会盟。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各地强大的诸侯齐聚一堂,堪称神州大陆上的一场顶级盛事。
成功聚合这么多诸侯,似乎弹指间,就可灭了汉贼董卓。
迄今为止,曹操的计划都执行得很完美,接下来开始转折。
联盟需要一个盟主,于是先推举盟主。毫无疑问地,四世三公、人脉深广、名满天下的袁绍被大家一致推举为盟主。但从盟主产生的这一刻,就已暴露出联盟的危机。因为推举的是一个名望大过领导才能的人当盟主,尤其是袁绍在洛阳给何进充当蹩脚军师,惹出那么一大摊乱子显示出自己的弱智实力后。但这其实是件两难的事。因为名望大的人当领导固然不太行,但一开始还领导得下去,而推举别人可能一开始就领导不下去。所以有实力的人想上位,终究还是靠实力把大家都收拾了才上位,无法靠推举上位。
袁盟主登祭坛代表十八路诸侯作了一番辞气慷慨的盟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惩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恐社稷沦丧,集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合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天诛地灭。皇天后土,祖宗名灵,实皆鉴之。
读完大家歃血为盟,人人涕泗横流。个别人如淮南诸侯袁术,我想这一定是他这辈子表现得最忠心的一次,把平生所有的演技都用上了。
会盟之后,曹操同志、袁绍盟主相继发表重要讲话。曹同志说:“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盟主接着说:“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呵呵,曹同志,虽说你后来成为了天下枭雄,但在这个年纪,你还是太嫩了。至于袁盟主,第一次当大领导就证明了很有大领导的潜质——会讲漂亮话。只可惜做不了漂亮事。
众皆曰:“惟命是听。”
此后的事态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和心不和,人齐力不齐。
联盟成立,接下来是安排人事,布置任务。
袁绍的领导才能从他发布的第一道盟主令就可以见分晓了——任命袁术总督粮草。这里面固然搀杂了权力斗争的需要,袁术同为四世三公,是自己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避免他出风头,所以给他找个闲职。但也不能把这么个人放在专门坏事的位置上吧?袁术属于那种野心勃勃又刻薄算计的人。野心勃勃在于在洛阳时就敢火烧宫门,唯恐天下不乱,刻薄算计在于门多故吏却不得人心,故吏们大多弃他而投袁绍。这样一个人,你敢把他放在一个方便捣鬼的位置?
第二道盟主令是进攻洛阳的门户汜水关。长沙太守孙坚请命为先锋。董卓派了上将华雄来守关,抗拒联军。这中间有个小插曲。济北相鲍信怕孙坚抢了头功,派其弟鲍忠抢先打关,结果被华雄斩了。鲍忠是演义中虚构的人物,但鲍信却是曹操的铁杆,名副其实的讨董积极分子,后来壮烈牺牲于战场,所以我想用急进而非贪功来形容他更贴切。
鲍忠的失败衬托了华雄之勇,但华雄之勇也无非是衬托了孙坚的雄才。孙坚的实力自然不是鲍忠之流可比的,四个字可形容他的实力——猛冠天下。在曹操、吕布等人还未经历真正战火的锤炼而变得生猛之前,孙坚已经积累了赫赫战功,夺得了天下第一猛的名号,是当时董卓唯一忌惮的人。孙坚每次作战都宛若猛虎冲在最前,而且他不仅自己猛,手下还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员猛将。除祖茂外,前三个后来都是赤壁大战时的上将,所以这是一帮虎狼之师。
孙坚对战华雄,结果很容易想象,孙坚打关大胜(真实的历史中,是孙坚而非关二爷斩了华雄),成为了讨董联军中最耀眼的明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联军的势头一开始就压过了董卓。但成功了一半可不叫成功,因为行百里者半九十,何况一半呢?
孙坚之所以这么耀眼,除了他自己能打的关系外,也跟其他诸侯不那么积极有很大关系——曹操鲍信除外。
显然,大家报名参加联军是很积极的。一收到矫诏,就纷纷响应,会盟时也在书着自己姓氏的大旗下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什么呢?因为积极有好处。若是报名迟了,诸侯联盟的名额就没有了。
名额很重要,这相当于创业牌照。大家当初之所以这么积极起兵,是因为要借讨董之名,划定地盘,筹钱筹粮增兵,增强自己实力。因为你若不起兵,别人起兵了就要借你的地盘钱粮兵力,借了就没有然后了。即便你不借,别人把兵力组织起来,随便用点什么名义,给你一回马枪,你有什么办法?我这并非过度解读,事实上孙坚就是这么在起事之初灭了南阳太守张咨的。为了自保,各地诸侯们也得组织起自己的队伍来,去讨董。
另外,董卓野心勃勃,名义上控制了中央,又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试图执掌天下,是对大家割据的威胁。联合起来把这个威胁打掉,也属于诸侯们的共同目标。当然不必打死,打残使他不再影响大家割据即可。大家是深谙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的。
如此一来,诸侯都有着联盟的必须。名虽为了天下,内里都是各怀私心。
那么像孙坚、曹操这样的讨董积极分子呢?难道也有私心?仔细分析起来,其实也不例外。这两人是英雄之姿,所谓英雄,最怕无用武之地。孙坚背景弱,曹操官职小且出身不那么光彩,所以想的自然是借此机会来上位,加上比别人能打,便成了积极的进攻派。只有进攻,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才能为他们带来最大的利益。两人表现得这么忠诚,无非因为其个人目标与讨董目标高度重合而已。
所以许多事情看似各执一端,显得扑朔迷离,其实只要弄懂背后的利益诉求,一切都会变得清晰起来。
一场积极无比的带兵赴会,轰轰烈烈的歃血盟誓过后,便是热情降温之时。
会盟已然成功,大家已然占定了名额,恰如拥挤的列车上抢得一个座位,就身心安适,心安理得地稳坐不动了。此时行动的不积极和报名时的积极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总的来说,就是大家的行为模式很好地坚持了群殴原则,要上一起上,绝不单独上,结果变成大家都不上。至于个别嫩头青如孙坚、鲍信想冲在第一线,也不阻拦。送死你去,抢功我来。孙坚这个先锋虽属主动请缨,其实也基本没人愿意跟他抢。
所以讨董积极份子孙坚,绝对是一个人在战斗!
堂堂十八路诸侯联军,打了那么久的战,无论以真实历史还是演义而言,许多路诸侯都成了毫无存在感的跑龙套,想想不觉得诡异吗?其实很好解释。因为大家都觉得跑龙套更有利而已,既能保存实力,又能分享别人打下来的战果,还能不被人从背后捅刀子,所以孙坚想耀眼就让他耀眼去吧!只是诸侯们仍不免阴暗地想一下,友军未能和敌军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实在太可惜了。在英勇的孙坚背后,就是这么一群居心叵测的队友。
孙坚却还懵然未觉。
赢了首胜的孙坚很高兴,春风得意。既可以拯救天下,又可以建功立业,完成个人逆袭,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吗?他打算再接再厉,扩大战果,同时收获更多利益。
却没想到危险已悄悄尾随,因为他实在太耀眼了,这时背后捅刀子的就来了——背后捅刀子的队友,哪怕战神也无可奈何。袁术就是这么一个队友。一个阵营就一定得支持你胜利?太天真了吧?袁术决定好好教孙坚做人。
孙坚打了胜仗,需要粮草。有人给管粮草的袁术出主意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袁术想,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扣下了本该拨付给孙坚的粮草。缺粮的孙坚果然大败而归。共同的胜利自然是好的,但只有在我独占功劳的前提下才能成立——这是袁术的内心独白。
孙坚确实高兴得太早了。想想都知道,没有人愿意让别人太得意的。
孙先锋挫败了,大家纷纷深情安慰他的同时,既高兴又惆怅。高兴的是少了一个抢功生猛的队友,惆怅的是孙坚败在董卓被打残之前,活还得接着干。
但谁也不愿独上,没办法,那就群殴吧!于是群殴华雄。大家各出上将,车轮战华雄,但都被华雄斩了,诸侯都大惊失色,一筹莫展。袁绍是个嘴炮,说:“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演义里面,自然是关云长看不下去了,跳出来温酒斩了华雄。这时诸侯又不干了,以袁术为首进行阻挠:“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这里看似只有袁术一人发声做恶人,但想想诸侯除曹操反对外都对袁术的发言保持缄默,就不难明白他们持何种态度了。袁术实际上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若让刘关张这三个兵马都没有、纯粹是打酱油的人领走一份大功,自己还怎么混?于是大家口头上沉默,行动上乘胜却按兵不进,令这份功劳破产。
一个小兵就想领走大功?想都不要想。
这种勾心斗角的结果,是董卓赢得增兵时间,增兵两路,一路汜水关,一路虎牢关。群雄也分兵两路迎战。双方进入对峙状态。这一阶段大家仍是齐心协力坚持群殴原则。谁也不愿意多干,同时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少干,有点吃大锅饭的意思。当然相比于后来发生的事,这种群殴风格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后来发生的事太恶劣了。
对峙中,诸侯们并未拿下大的战果,一直打关不下(演义中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说来威风,其实也没有战果),但董卓仍然先顶不住,撤退了。毕竟一个人若是和十八个人单挑,心理上就不占优势。即便对方每人只使三分力,先顶不住的也仍是这个人。
董卓的撤退使得诸侯联盟迅速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人心散了,队伍也就瘫痪了。
董卓撤退时做了一件很恶劣的事:强制把都城迁往长安,把旧都洛阳地表的建筑与地下的坟墓都劫掠一空,将百姓如牛羊般驱往长安,剩下的一把火烧了,让洛阳成为一片焦土。从战术上说,这自然属于焦土政策,但从精神层面而言,这相当于给诸位讨董义士啪啪啪许多个响亮的耳光——大汉的京都不正是他们誓言守护的精神家园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比董卓焚烧京都更恶劣的是,大家居然都“忍”下来了。并且是站在这场胜利的边缘——联军再往前追击便是胜利,但大家一致决定不再前进。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决定,只因此时人心已经散了。
怎么会散得这么快?就是这么快。每一种散,都是说散就散。
董卓已残,诸侯割据已成,此时不散,更待何时?
讨董联军的发起人曹操一直以来看着大家的消积怠工,已经委曲求全很久了。毕竟在一群怠工的人和一个想要他们攻克的难关之间,指责只会引起反效果,力求团结很重要。这时终于不需再忍耐,因为董卓已经弃关而逃,进攻已不再困难,怠工已显然没了理由,胜利就在眼前。
况且,大家口口声声说要匡扶天下,现在连皇宫都给烧了,都城都给毁了,能忍吗?
曹操兴奋地提议乘势追击。
接下来却是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袁绍说:“兵士们都累了,进攻恐怕没什么益处。”诸侯们都点头附和:“是是是,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望着这群人,忽然发觉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陌生,大怒:“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然后又加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既然你们不再掩饰你们的无耻,那么我也不再掩饰我的愤怒与蔑视。
但骂也没用,大家老脸皮厚,打定主意不挪窝。
曹操只剩下唯一的办法,那就是以自己不多的部队独自追击,赌一把。虽然很可能是输,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把它走完,否则和那群人有什么区别?自己这支部队的建立正是为了讨董,即便把这支部队打光,也是理所当然。如果侥幸获胜,相信还是有机会说服那群人跟进分功劳的,曹操只能这样想。
没有意外地,曹操的单独追击失败了。不仅大败,而且自己还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靠了曹洪的拼死相护才死里逃生。这场死里逃生,对曹操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从当初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到此时的孤家寡人,难道还不够他看透这个世界吗?原来为了各自的利益,大家就会踊跃争先;而真正为了忠义,他又变回一个人。
战败回来,他怆然地走进诸侯的营帐。大家正在洛阳的焦土前饮酒作乐,都城的残破令大家无动于衷。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士兵在洛阳附近区域劫掠,老百姓死亡将近半数(三国志《荀彧传》、《司马防传》)。不久的将来,董卓的雍凉部队将去而复返,再度劫掠,这些地方将白骨成堆,千里无鸡鸣。当是时,董卓在关内乱,诸侯在关外乱,黄巾在地方乱,里应外合,葬送了大汉最后一丝稳定繁荣。再加上大瘟疫大饥荒,天下只有助乱之人,而无救乱之人,是名副其实的末世废土。
若非这种大乱,汉末怎会由六千万人口剧减至后来的百万人口?
曹操写下了《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诸侯们却正饮宴得高兴,为曹操置酒解闷。但这个闷,是喝酒可解的吗?
曹操仍不愿放弃,筵席上,提出一个既不折损大家实力又能战胜董卓的方法——深沟高垒,故布疑兵,示天下形势,使对方惧而瓦解。这算是为这群鸡贼的人量身打造的方案了。但无人应和。
曹操转身离去。对他而言,留在此地已毫无意义。
在此之前,曹操虽充满枭雄气质,仍想当个治世能臣;在这一刻,他把自己的签名档改成了:愿你出走半生,归来变成枭雄。
是的,只有以枭雄手段征服了这些自私自利、野心勃勃的人,才能重安宇内。
人是在斗争中成长的。除了曹操,孙坚也成长了。虽有心扶汉,经过这么一遭十八路诸侯的联合大游行,外加袁术的捅刀子,也看明白怎么回事了。说好的群殴,结果变成自己单挑;群雄都在大喊冲啊冲啊,却只有自己一个人真正冲在前面。本就已经深深失望了,这时命运让他在搜救烧毁的皇宫时得到了一块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个真品,绝非仿冒。为什么要和那帮成不了事的废材搅在一起呢?以自己的顶尖才智,难道成不了大事?于是收起忧国忧民的心,向诸侯辞行,回江东。那儿将有属于自己的天下!袁绍收到告密,想逼他留下玉玺,孙坚为了证明自己手中没有玉玺,不惜发了个毒誓。一个满心忠义的人的转身竟如此之大,之坚决,想想不禁可叹!
两个积极分子先退了,剩下的那一群却逗留在那儿,既不进,也不退。
不进的原因很简单,前面已经分析过。曹操的战略分析虽然很正确,但可惜战略目标已与大家完全不符。有胜利都不去争取,是因为大家不想要这份胜利,不想要这个天子了。
这些人之所以起兵,是为了实力扩张,同时扼制董卓对个人实力的威胁。现在目的都已达到,再打下去损兵折将实力受损,而且真给自己打出个天子来,使自己由手握重兵的诸侯打回原形变成受约束的地方长官,那就不好玩了。
他们为了天子的名义走到一起,实现个人目的后,又把天子抛开了。
但退吧,又拉不下这个面子,对不起当初会盟时流泪发的誓。这是不肯退的原因。
于是大家就瘫痪在洛阳前,饮酒作乐,伪装成畏惧董卓的强大而迟疑不进,实则等机会开溜。
没多久,联盟内发生了内讧,刘岱杀死了乔瑁,兼并了他的队伍,这自然可以解读为一场权力争斗,但照我来说,纯粹是闲的蛋疼惹出来的事端。
再没多久,粮食吃光了,大家就散了,各自回地盘当诸侯去了。
粮尽而返,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堂堂正正的退兵名义吗?
董卓在十八路诸侯都散了之后,终于明白什么叫世上没有后悔药。想到自己居然在这群乌合之众面前烧掉了繁华富庶的都城并迁了都,就后悔得不行。为了弥补这后悔,他又给自己修建了奢华无比的郿坞。其实他倒也不必后悔。因为他若不弃洛阳,诸侯的内讧绝对会延迟。不把董卓打残大家是不会罢休的,这点共识与决心大家倒有,但放心,生命威胁倒也没有,打残之后大家也一定罢休。
所以当一个人听到一群人气势汹汹说要来群殴时,先不要慌,先观察一下对方是否心齐。
十八路诸侯合唱一首《说散就散》后,帮汉献帝点了一首《凉凉》。
这绝对是汉献帝在自己漫长的无数次被忽悠的人生中,被忽悠得最惨的一次。听说各大佬山盟海誓地要来救自己,怎会不感激得热泪盈眶?他心里说,你们虽用的是矫诏,但朕绝不怪你们,那就代表了朕真实的心意,最真最真的心意。
可是望眼欲穿人不来。是他们前进受阻了吗?他紧张地为他们担忧着。可惜并不是,他们只是在隔他不远的地方喝酒作乐。什么山盟海誓,原来都是假的。
后来,董卓死后,汉献帝实在等不下去了。找个机会把自己送上门去——逃回洛阳,可是别人也装看不见了。
聪明的曹操自然看见了,可惜曹操已不再是当年的曹操。
这是多么大的杯具。
东汉王朝解体的原因,从诸侯的人齐心不齐,即可见一斑。
但有一智,兵权在手,便窥视天下。董卓是这样,诸侯难道不也是这样?
反的不一定是民,也可能是有野心有势力的人。民反为黄巾流贼,有势力的人反则为诸侯。这些人见天下被撼动,有可乘之机,不去安定天下,而是鼓动作乱或隔岸观火,乘势欲夺取天下,所以汉末天下的动荡,大半原因在有实力的诸侯。
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不过是诸侯混战的序曲。曹操当年还是太天真,以为联合各路诸侯就能安定天下,没想到正是加剧割据之势,让大家有借口把扩张与割据摆到台面上来。大家拉起了队伍,在董卓面前虚晃一枪后,各自和盟友厮杀了起来。一旦开始,混战之惨烈——“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地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并”,此起彼伏,再难喊停。彻底葬送了东汉两百年的根基,打碎了天下。
各路诸侯仗义讨贼,讨着讨着把天下与天子讨没了,这就是十八路诸侯的真相。天子死了吗?天子消失了吗?都不是,天子还在那里,只不过谁都不承认天子了。会盟时为天子流的泪,连自来水都不如。
正如一处富丽堂皇的大宅失了火,大家都去救火,一场忙乱下来,豪宅里面空荡荡了。
但无论如何,自从汉末黄巾之乱,中央权力衰弱,地方实权加强,分崩离析之势已无法逆转。即便没有联合讨董,也迟早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联合讨董不过是让人看清一群各怀异心的人,即使同打一面旗,同发一场誓,同流一场泪,声势震天,也终将无所作为。
诸侯们都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自己野心的代价。
他们年轻时都是很牛的。若没有一长串牛哄哄的成长事迹,能那么早地混上诸侯之位?并且貌似大家品行都不差,当然,个别人如袁术除外。只是争夺天下会将人性中的善恶放大许多倍,只是逐鹿天下所要求的牛完全不是一回事。
占得先机,自以为是,然而数年之内就被淘汰大半,所剩无几。刘岱灭了乔瑁,袁绍灭了韩馥、公孙瓒,曹操最猛,先后灭了陶谦、张扬、张邈、张超、袁术等。再数年,官渡之战后,最早的十八路诸侯里便只剩了一个硕果仅存的曹操。这就是大家野心的代价。苦的是老百姓,中原简直是百战余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还不如割舍点野心将讨董进行到底。
亡,百姓苦。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