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律(5)兵部
一,凡妇每夜卧,必将床前暗置桌椅等物,周匝布密,以防夫有他适。拟坐以假宿卫人仪杖律,杖一百,徒三年。
判曰:秦王宫里,未失狐白之裘;汉后禁中,谁通赭马之迹。不虞窃符之魏姬,特恐偷香之韩寿。岂乏防意如城之谋,爰效入苙招豚之计。坐以假借,罚其愚呆。
一,凡妇因夫夜起溲溺,不行通知,即疑其私婢,生嗔毒骂,拟坐以夜禁不严律,笞五十。
判曰:床内青铜,原属怀奸之具;枕边玉盒,用为护身之符。乃崇垣何处飞奴,帘外勿惊人影。醒来梦话,郎已梦到高唐;醉后消魂,身遂魂游楚馆。彼固失告,此则疏防。
一,凡妇使用婢女,不许面粉鬓油,止令破衣敝履,充作夜不收,打听丈夫外事,拟坐以私渡关津律,杖八十,徒二年。
判曰:粉黛三千,既无藏娇之屋;金钗十二,屈为下陈之材。况罗刹夜叉,分途勾摄;而山精水怪,匿影潜窥。出入自有关防,内外岂容飞越。爰书有禁,城旦何辞。
一,凡妇见夫入妾房言语,即假借公事,突入冲散,拟坐以擅闯辕门律。如止诨扰,不作嗔状,引例未减,笞五十,免供。
判曰:翡翠床前,方调鹦鹉之舌;水晶帘外,忽来狮吼之声。不徒花上晒衣,未免腹中藏剑。有心心术不端,无心见识不到。
一,凡妇度妾与夫正值绸缪之际,忽唤妾起,属以他事,拟坐以擅调官军律,杖一百,发边远充军。
判曰:酣战方深,浪子春风一度;金牌忽召,夫人号令三申。既撤白登之围,讵有黄龙之望。隳功西徼,先轸之唾固宜;掣肘东窗,长舌之罪难贳。宥以生令,犹为宽典。
〔试注〕
1、秦王宫里,未失狐白之裘:《史记·孟尝君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
2、汉后禁中,谁通赭马之迹:汉武帝皇后卫子夫调动宫卫车马支持太子刘据起兵造反事。
《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发中厩车载射士。颜师古注:“中厩,皇后车马所在也。”
3、窃符之魏姬:信陵君窃符救赵典故。魏姬:魏安釐王宠妃如姬,如姬窃符。
4、偷香之韩寿:比喻男女暗中通情。
《世说新语》: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踰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着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合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5、防意如城: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唐·道世《法苑珠林》:“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6、爰:yuán。疑问代词。何处;哪里。
7、入苙:lì。《孟子·尽心》:“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苙,猪栏。后以“入苙”喻陷入圈套、牢笼。
8、床内青铜,原属怀奸之具:?
9、枕边玉盒,用为护身之符:?
10、高唐:宋玉《高唐赋》“巫山云雨”典故。
11、楚馆:楚馆秦楼。多指风月场。
12、城旦:城旦书。《史记·儒林列传》:“竇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裴駰集解:“徐广曰:‘司空,主刑徒之官也。’《汉书音义》曰:‘道家以儒法为急,比之於律令。’”后以“城旦书”泛称刑书。
宋·李石《盖公堂》诗:“吾家柱下史,不读城旦书。”清·赵翼《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我昔官其地,吏事困案牘。但翻城旦书,奚暇《尔雅》读。”
13、隳功西徼,先轸之唾固宜:隳:huī,毁。徼:jiào,边境。先轸,春秋时候晋国中军主将。崤之战,秦军大败,晋军俘秦军主将孟明等3人。因晋襄公之嫡母为秦穆公之女,向晋襄公求请放了秦三将。先轸得知情况,急向晋襄公建言,收回成命,追拿三将。先轸因性急,口不择言,且离开时,扭头狠狠的吐一口唾沫。晋襄公并没责备先轸,而是让人追秦三将回来,可秦三将已渡过河回到秦国。
《左传·秦晋崤之战》: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4、贳:shì,这里义是宽纵;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