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商场、地铁等一些公共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熊孩子”——因为不给糖吃或者因长时间坐车急着要下车就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这招往往很管用,很多父母觉得这样很没面子最后都会屈服于孩子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更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急躁,没有耐心。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让人讨厌的熊孩子呢?难道他们天生就是熊孩子?
当然不,事实上孩子的性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遗传的因素,但绝大多数却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越来越熊,与身为父母的你,脱不了干系。
1
现代家庭对于孩子的关注越来越多,在一个家庭里几乎以孩子为中心,独宠孩子一人。再加上很多父母对于亲密育儿的错误理解,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要吃奶,立马给吃,孩子要抱抱,立马抱起来,孩子要玩玩具,立马扔给他。久而久之,当孩子急着要吃糖时,自然觉得父母立马满足他的要求才是理所应当。
父母们可能要问了,如果不能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那难道任由孩子哭不管不顾吗?当然不是。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是必须的,但如何满足,却是有技巧的。这个技巧的核心就是“延迟满足”。对孩子的需求不是有求必应、立刻满足,而是延迟一段时间再给予。孩子要吃奶,延迟5~10分钟再给吃,孩子夜里哭醒了,延迟5~10分钟再抱起来。慢慢地,让孩子们意识到,等待是一种生活常态,他们必须学会等待。不过延迟满足并不是强迫来的,了解这一点其实更重要。
有研究表明,延迟满足对于孩子在社交、工作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强,所以也更容易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上表现得更优秀。
2
沃尔特·米舍尔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研究儿童自我延迟满足方面的世界权威。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的米舍尔设计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这项实验中,工作人员将一名四五岁的孩子带入一个房间,桌子上放着一块棉花糖。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他将离开房间一会儿。如果孩子在他离开期间不吃棉花糖,他将奖励他两块棉花糖;如果他等不及就吃掉了,则没有奖励。
这是一项艰难的实验。这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实验的653名孩子,只有1/3能在工作人员离开的15分钟内坚持不吃棉花糖;另外一部分孩子,有的甚至在工作人员一离开就忍不住吃掉了糖,大部分孩子都只能等30秒钟。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米舍尔再次追踪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以观察他们成为青少年后是否有差别。他发现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自我管理、关注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分都更高。米舍尔和同事在1988年发表论文表示,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不容易在压力面前崩溃”。
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能立刻得到满足,这似乎违背孩子的天性,不仅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所以,教会孩子延迟满足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地通过命令或拒绝的方式来压抑孩子,更好的方式是转移注意力,教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找到别的乐趣。
沃尔特·米舍尔通过对实验中孩子们的行为反复观察发现,不会等待的孩子专注于棉花糖,而会等待的孩子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能够等待的孩子,在等待期间会自己哼唱歌曲,或者用有趣的方法抓抓耳朵玩,或者玩指头。而那些不会自我分散注意力的孩子,会通过吞掉棉花糖解决问题。
米舍尔总结,有等待的意志力并不是说坚忍克己。它是一种让等待变得不那么沮丧的技巧。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自我分散注意力。
3
这种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等待的方法,不仅是孩子,我们大人也很需要学会。很多大人自己就在等待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急躁,在排队时抱怨甚至插队、在堵车时狂按喇叭。之所以会这样急躁,都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太集中于结果这件事上,但事实上,这对于结果一点帮助都没有。套用那句有名的诗“你抱怨或者不抱怨,堵车就在那里”不会因为你多骂一句三字经就多前进一厘米。
所以,与其在等待的过程中抱怨,不如在等待中与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比如在等车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观察路上都有哪几种车牌;在超市等待收银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玩数数或认识超市商品的游戏;在餐厅等待就餐的时候一起想象菜单上的菜品……
孩子懂得了等待是生活的一种常态,并且觉得等待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自然就不会急得跳脚打滚了。